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吉富罗非鱼IGF-1基因的基因型对生长和体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对6尾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外显子1-部分内含子2和外显子3-部分内含子4序列,共找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1_G1319T和内含子3_C6T.使用PCR-RFLP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121尾吉富罗非鱼在内含子1_A1307G和内含子3_C6T的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含子1_A1307G与雌鱼增重和体厚/体长值均显著相关(P<0.05),但与雄鱼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内含子3_C6T与雄鱼和雌鱼的增重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与雌鱼体高/体长显著相关(P<0.05).为了验证所选标记在其他家系的表现,本实验检测了来自60个家系的417尾吉富罗非鱼在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3_C6T的基因型与增重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相同趋势.本实验筛选到与吉富罗非鱼体型和增重相关的SNP位点2个,可作为辅助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72.
黄颡鱼LRH-1基因的分离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受体类似物(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是核受体家族Ftz-F1中一个亚家族成员,由于其在哺乳类卵巢中的高表达而被认为在卵巢类固醇合成的调控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使用RT-PCR、RACE法分离到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肝受体类似物基因(LRH-1)以及一个无活性的LRH-1' cDNA.LRH-1 cDNA全长1 945 bp,包括γ'非翻译区207bp,3'非翻译区238 bp,开放阅读框1 500 bp,编码500个氨基酸,推算的蛋白分子量为57.19 kD.LRH-1'全长1 663 bp,5'非翻译区283 bp,3'非翻译区330 bp,开放阅读框1 050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推算的蛋白分子量为39.7 kD.与LRH-1相比,LRH-1'缺少存在于基因5'端的锌指结构和3'端起转录激活作用的AF-2基序.不同动物LRH-1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黄颡鱼LRH-1和其他动物的LRH-1相似性为79%~85%,和其他动物的类固醇生成因子(SF-1)相似性为59%~66%.系统发育树显示,Ftz-F1分为两大支,一支包括鱼类SF-1;另一支又有2个分支,分别包含其他动物的SF-1和所有动物的LRH-1,在LRH-1分支中鱼类LRH-1单独为一小支.以β-actin为内标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LRH-1在雌、雄黄颡鱼脑、肝、肾、性腺均有表达,以肝脏的表达量为最高,雌鱼各组织的表达量均比雄鱼高,其中肝脏和性腺差异明显(P<0.05);在卵巢的不同发育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也不尽相同,Ⅲ期卵巢表达量最高,明显高于Ⅴ期(P<0.05),Ⅴ期又明显高于Ⅱ、Ⅳ和Ⅵ期(P<0.05);注射催产素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2 h后,LRH-1在脑的表达量没明显变化,在肝脏和肾脏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在卵巢的表达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采用比较转录组法探讨性成熟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个体间脑、性腺的关键差异调控通路及繁殖调控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 性成熟雌雄蟹其脑、性腺组织具有性别差异调控模式。脑内差异表达通路主要涉及信号转导、性激素调控及环境适应应答, 性腺内关键差异调控通路主要涉及激素调控、氨基酸代谢调控等。脑内繁殖调控关键基因主要涉及发育及内稳态调控等, 如 III 型纤连蛋白域结合蛋白 3a (FNDC3A)、反式甲酸 2 (INF2)、神经胶质蛋白(NRG)、假苷酸合酶 7 同系物(PUS7)、小泛素相关修饰子 3 (SUMO3)、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 性腺内关键调控基因主要涉及能源物质代谢、性细胞发育调控等, 如甾醇调控原件结合蛋白 1 (SREBF1)、 卵泡刺激激素受体(FSH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苏氨酸激酶 4 (TSSK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mRNA 结合蛋白 3 (IGF2BP3)、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调节亚基 2 (PIK3R2)、胞质型多聚腺苷酸化原件结合蛋白(CPEB)等。本研究结果表明, 性成熟河蟹雌雄个体间的脑、性腺具有差异调控模式, 本转录组获得的差异调控通路及基因将为进一步开展河蟹繁殖调控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鲤脂蛋白脂肪酶(Cc LPLs)的基因特征、时空表达分布及酶活性,实验利用基因组同源搜索获取鲤CcLPLs同源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CcLPL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取CcLPLs重组蛋白,并使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各重组蛋白的酶活性。结果显示,鲤基因组中挖掘到5个CcLPLs基因(CcLPLA1a、CcLPLA1b、CcLPLA2a、CcLPLA2b*和CcLPLBa),经验证,CcLPLA2b*是假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鱼类特有基因组加倍过程中出现基因丢失的现象,而鲤特有的基因组加倍致使鲤存在5个CcLPLs。CcLPLA1a和CcLPLA1b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同,同源性分析显示,CcLPLBa与CcLPLA1s的同源性为64%,与CcLPLA2a同源性为50.8%。qPCR结果显示,CcLPLs的表达量在肝脏、心脏、脂肪、肌肉、脑、肠道和脾脏中依次降低,在各个组织中,各基因表达量从高到底依次为CcLPLA1s、CcLPLA2a和CcLPLBa。鲤正常投喂、饥饿及再投喂状态下CcLPLA1s和CcLPLA2a在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