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减少鲜叶的表面水。把贮青室的窗户全部打开,将雨水叶薄摊在通风处。最好装置排风设备。雨水叶不可过夜。2.提高杀青锅温。以投入鲜叶时能发出响脆的“噼啪”声为好。  相似文献   
132.
灰鹅具有体质强健、适应性强、善于利用青粗饲料、消耗精料少的生物学特点,故有"好草好水养肥鹅"的谚语。一、灰鹅的培育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稀、神经发育还不健全,消化能力很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容易受寒得病死亡。故要精心养护,注意气温变化,室内空气要流通、新鲜,阳光必须充足,晚上要放在垫有禾草的竹箩里保温,雏鹅出壳后6—12小时就可开食,先喂饮清洁水,然后投喂,初喂时要注意很好调教。  相似文献   
133.
一、科学施肥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以便增强树势,可提高果实品质,促进着色。二、改善光照1.合理整形修剪,打开光路。冬剪时做到少留大枝,多留小枝。苹果着色前,去直立枝、遮光枝、内膛细弱枝和外围过多的长枝,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促  相似文献   
134.
135.
<正>1.毛茶处理。从茶农处买来的干茶叶称为毛茶。毛茶粗细不匀,将其粗条用手捏成与细条差不多的粗细长短,剔除梗、片、黄叶、杂物,簸去粉末。处理后的毛茶称为"茶胚"。2.烘茶胚。茶胚含水分约10%,表面气孔严重阻塞。烘胚的目的是降低含水量,提高吸香能力,并使茶胚的香气  相似文献   
136.
<正>许多地方驯养育成的鱼种规格大小不一、相差悬殊,这会影响养殖成品的规格整齐和市场销售,也会带来经济效益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放养的鱼苗规格不齐放养鱼苗本身的规格不齐是造成鱼种规格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大小不一的鱼苗群体往往强弱较明显,强的不但适应快、开食早,挑食能力也强。而且这种现象会随着养殖时间延长日趋明显,最后育成的鱼种规格必然不齐。2放养时间不统一虽然放养鱼苗的规格都很整齐,但如果不是同批苗同时放养,也会造成鱼种的规格不齐。这是因为鱼类在鱼苗阶段生长速度最快,特别是驯化的鱼,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放养晚的自然跟不上放  相似文献   
137.
老株再生作为一种栽培方式,对于延长茄果蔬菜生长期,提高产量很有益处,一般常规栽培的辣椒、茄子、西红柿在8~9月接秧,大棚栽培的在5~6月拉秧,而通过再生后的辣椒、茄子、西红柿,不仅可延长收期,且产量和质量都不低于前期。老株再生,首先要求植株有较强  相似文献   
138.
<正>一、原料选择。选用体健、膏肥、脂满的河蟹,规格为每千克8~16只。螃蟹先用竹篾圈于湖区暂养20天,继而装入篾篓或编织箱中饲养7~10天。待其肠胃的内污物排尽后取出,在蒲包中静置5~6天,刮毛和揩干水分。二、配料准备。每加工50千克醉蟹需糯米酒25千克,精盐8千克,白糖6千克,生姜、葱各4千克,味精400克,花  相似文献   
139.
一、土壤湿度的管理。主要是保根浇水。浇水前,要先行试墒,根据不同品种的盆花和盆土墒情,来决定是否浇水、浇多少水。切忌需水要求上的差异而简单对待。浇水要掌握“间干间湿、干透浇透,不浇腰截水,不浇频过水”的原则。因为过干或腰截水,易造成盆土土壤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从而伤害根系功能,引起盆花枝叶严重凋萎;过湿过频水,则会酿成盆花根系长时间被处于无氧呼吸状态,导致窒息死亡,形成水害。  相似文献   
140.
1.早春追施催芽肥 春季土壤解冻,树液流动后,树体开始活动,此期施肥有利于萌芽开花,促进新梢生长。催芽肥宜在发芽前施用,以速效氮肥为主(氮肥占全年氮肥用量的1/2~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