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1993年1月16日,江西省农牧渔业厅受省科委委托在南昌组织专家对《小型湖泊精养高产试验示范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该项目系江西省科委1989年下达的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  相似文献   
42.
在月鳢配合饲料中添加螺旋藻粉进行养殖试验,2%添加组与对照组和3%添加组比较,个体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8.5%和40.5%,饲料系数分别降低26.7%和24.5%,差异显著;3%添加组仅比对照组个体增重提高5.7%,饲料系数降低2.8%,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3.
选取水蕹菜、水花生、慈姑以及水葫芦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吸收池塘氮磷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水生植物的存活率为95%以上,移植后经过15d的生长,4种水生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大小依次为水葫芦〉水蕹菜〉野慈姑〉水花生。4种植物中,水葫芦繁殖太快,难以控制,水蕹菜和野慈姑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能力仅次于水葫芦,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养殖池塘污染物消减的浮床栽培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4.
以池塘主养、池塘混养、水库套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鯝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鯝鱼种投放密度为2000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平均起捕规格为200.7±26.2g/尾,平均单产为401.6kg,亩产黄尾鯝可获利4538.4元.池塘混养和水库套养黄尾鯝分别为90尾/667m2和94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时,平均起捕规格分别为221.2±27.1g/尾和250.5±24.2g/尾,平均亩产20.8kg和22.54kg,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增加纯利润450-60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45.
46.
为建立彭泽鲫“一年两茬”养殖模式,在15×667 m2标准化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第一茬放养规格为130 g/尾的彭泽鲫冬片,收获成鱼规格为310 g/尾,667 m2产1395 kg;第二茬放养规格25 g/尾的彭泽鲫鱼苗,收获冬片规格130 g/尾,667 m2产617.5 kg。全年“一年两茬”养殖模式达到了667 m2产2012.5 kg,每667m2利润10192元的养殖效益,对彭泽鲫“一年两茬”养殖模式的推广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