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园艺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去除麦麸膳食纤维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酶去除麦麸中蛋白质最优工艺为碱性蛋白质酶添加量为0.4%,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 H 8.5,此工艺下所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蛋白质残留率仅为3.54%。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麦麸膳食纤维中蛋白质残留率的影响大小来看,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2.
燕麦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物质,如β-葡聚糖、燕麦皂苷、燕麦生物碱、燕麦黄酮、多酚等,使得燕麦产品用途越来越广泛,常作为饲料、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多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通过对燕麦中有效成分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以促进燕麦产品的高度开发及利用。  相似文献   
43.
酶解法在鲢鱼内脏鱼油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鱼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内脏等,为充分回收利用其中的鱼油成分,应用酶解法从鲢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蛋白酶,研究了酶解工艺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中性蛋白酶,比较容易提取鲢鱼内脏鱼油.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液固比0.8:1、酶添加量1.67%、pH值7.8、酶解温度55℃时酶解时间3 h,鱼油提取率为17.2%.  相似文献   
44.
膜集成技术在浓缩果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膜技术是一个膜分离系统,它可以克服单一膜的缺点,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面向膜的集成化应用,着重概述了超滤、反渗透、渗透蒸馏、渗透蒸发的特征以及膜集成技术在浓缩苹果汁、柑桔汁及猕猴桃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正>5月24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枝江市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共建协议暨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启动仪式在枝江举行。院长焦春海、副书记刘杰、副院长邵华斌,枝江市市长丁庆荣、副市长姚迎九,院机关各处室、各研究所(中心)、枝江市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出席仪式。丁庆荣表示,依托省农科院技术,建成后的示范区将极大地提升枝江市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农民学习、  相似文献   
46.
复合氨基酸钙螯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值淡水鱼骨为钙的来源,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复合氨基酸与鱼骨粉中钙离子的螯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螯合条件为复合氨基酸与钙离子的质量比3∶1(mg∶mg),pH值8,反应时间70min,反应温度80℃,此时螯合率为75.23%,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7.
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淮河流域水稻旱直播发展迅速,从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杂草与病虫防治等方面对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信阳地区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节水栽培的优点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8.
雪莲果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雪莲果营养丰富,富含低聚果糖,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是纯天然新型水果。概述了雪莲果的主要功能特性、国内外加工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黑棘鲷早期色素细胞发育与体色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黑棘鲷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色和色素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黑棘鲷幼体黑色素在原口关闭前期开始出现,黄色素在嗅囊期出现,彩虹色素出现较晚,孵化后6d(Day post hatching,dph)在眼球上端出现,而后密集于腹腔(28 dph)以及鳃盖骨附近(32 dph)。黑色素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状也由点状逐渐变成以树枝状和雪花状为主,为幼体黑色素的发育过程;28 dph幼体黑色素完全被成体黑色素替代,形态上再次变为小点状。黄色素几乎伴随着黑色素的分布,色素细胞几乎无形态变化,最终被黑色素覆盖而不明显。初孵仔鱼,尾端6~8体节躯干部具有黑色素丛,构成了该鱼的种属特征。在28 dph,体色发育进入到模式形成期,首先在躯干部形成相互间隔的3个色素带,至40 dph共7条色素带形成,完成体色的模式发育。  相似文献   
50.
牙鲆的苗种生产中普遍存在体色白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稚鱼和成品鱼的商品价值,有的白化率甚至高达50%,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国内外对牙鲆有眼侧白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决定牙鲆是否白化的时期是在全长6~10 mm时期,此阶段牙鲆仔鱼培养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