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水产渔业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起始于1970年代,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各种类型的海水养殖网箱总数已超过100万个,其中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有3000多个。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有30多种,年产量约30万吨。海水网箱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2.
大型海水网箱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大型海水养殖网箱设计中要考虑的海况因素和材料选择,包括框架材料、网衣材料、锚泊固定等材料性能,评述了网箱系统三大要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项目实行,结合国际上网箱先进技术的发展,集成现代新材料、渔业工程、海洋化工、机电与自动控制等多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抗风浪网箱的材料选择、制作与安装工艺、海上锚泊敷设、网衣防污处理、升降控制技术、养殖配套设施以及网箱水动力特性与数值模拟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成功研制出适于开阔海区使用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发展了离岸工程化生态养殖这一海水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54.
多视角深水网箱水下监视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深水网箱养殖状况观察和安全监控,研制一种由外罩壳体、水下密封探头、控制器、发射机、接收机等部件组成的深水网箱水下监视器。外罩壳体将4个水下密封探头呈多视角布设,通过手持遥控器可随时按键切换观察不同方位水下探头拍摄的图像。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监视器的耐压水深可达50 m;当海水能见度为5 m以上时,在半径8 m范围内可比较清晰地观察到网箱内的鱼类活动和网箱状态,为养殖用户提供经济、实用的水下观察设备。  相似文献   
55.
金枪鱼是洄游于公海和沿海国家200海里经济专属水域的大洋性鱼类。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进行金枪鱼网箱养殖试验,并于20世纪末取得成功并形成产业化。本文详细介绍了世界金枪鱼网箱养殖技术,为今后我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HDPE倾角入水式大型深水升降网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抵御强风暴袭击和躲避赤潮灾害对深水网箱结构和养殖鱼类的危害,研究设计了一种HDPE倾角入水式深水升降网箱,并在海上进行了自然放气与手动调控2种排气方式下网箱的沉浮试验,利用手动控制方式实现了网箱的成功升降。结果显示,试验网箱的平均沉降时间14min,平均上浮时间10min,其特点是沉浮操作比较简便、网箱配重小、换网快、隐患少、维护方便;并解析了试验中风、浪、流等海洋环境因素对网箱沉浮过程的作用与影响,解释了自然放气方式下网箱不能完全沉入水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鱼类的规格分选与起捕销售是网箱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鱼类转移速度缓慢以及操作过程中对鱼体的损伤和对鱼群的惊吓等,还会带来较高的死亡率.随着我国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的发展,这一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深水网箱养殖鱼类的大小分级与起捕的方法,总结我国大型深水网箱养殖鱼类分级与起捕设备的研究进展.研制的柔性格栅式分级装置不仅具有可折叠、操作方便和不损伤鱼体等特点,而且通过更换不同间隙的分离栅,可实现鱼类大小的多级分离.海上分级试验表明,经10min分级,允许逃逸的小个体鱼类的平均分离率可达90.3%;研制的真空活鱼起捕机可实现鱼类的快速转移,最大起捕个体可达1.5kg,且对鱼体无损伤,在鱼水比例为1:1的情况下,活鱼起捕量可达20t/h.  相似文献   
58.
双层网底鲆鲽网箱的网底结构在水流作用下会发生倾斜与转动。为确保网底结构的安全,需对其耐流特性进行动力分析。为此,根据有限元法建立了流场中双层网底网箱受力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双层网底的最大位移与倾角进行研究,并将双层网底的计算结果与单层网底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流速的增大,上层网底与下层网底的倾角逐渐增加,并且两层网底的倾斜方向恰好相反。研究发现,当实际海区流速超过93 cm/s时,双层网底网箱的上、下两层网底会发生接触碰撞,从而影响网底的稳定。此外,双层网底网箱的下层网底位移要大于单层网底网箱,但其倾角却小于后者,这可能与双层网底网箱的上层网底设计有关。  相似文献   
59.
正二、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科技进步及主要成效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1.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先后开展了大黄鱼、石斑鱼、海鲈、鲷科鱼类等海水鱼类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60.
渔业实施精准化战略,是我国现代渔业向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先进养殖模式的典范,实施精准化是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工业化迈进的加速器和重要标志,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本文论节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精准化,从养殖技术与设施装备,以及集成的各个环节和不同角度进行了可精准化的分析,对其实现途径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