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8篇
  16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6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根据本省长沙、衡阳等五地1981-1983年田间试验,大豆玉米间作具有改善复合群体本身田间微气象条件及改善后茬作物-晚稻气候生态条件的功能,主要为:1.提高复合群体的光截取量和减少光反射当间作玉米密度为每亩2000株时,大豆植株2/3处的截光率比单作大豆平均提高3.2~9.8%,复合群体顶部光反射率减少0.9%。2.增高昼温,降低夜温,增大温差和增高湿度大豆花、荚期(5月下旬~6月下旬),间作田大豆植株2/3处昼温比同期大气温高0.1~4.4℃,而单作大豆同一高度处  相似文献   
32.
贵州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农业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气候与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旱坡地与水资源的配置、降水时空分配、地质结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耕地农业发展要围绕“集雨、抗旱”两个基本点,狠抓生物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坡土改梯土工程建设,实施水分涵养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旱坡耕地以“小水窖”为主体内容的集雨节灌工程,增强旱地农耕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增加冬季地面覆盖、选育与选用耐旱抗逆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种期、以肥调水和化学抗旱剂应用以及保护性覆盖耕作技术,达到农业节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目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3.
为了从水生生物变化情况,确定“辽化”排水对辽阳——鞍山段环境的影响,我们于1976年3月至9月前后三次对该段水生生物进行了调查。为了较全面了解环境情况,还进行了水化学因子的补充观测。  相似文献   
34.
该项目系统研究确定了铁、锰、锌、铜、钼、钴、镍等微量元素为牟氏角毛藻和球等鞭金藻培养的必需营养元素,并确定了最佳浓度。研究结果较著名的M-f/2配方增加了镍,并对其它的五种元素浓度进行了修订。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水产养殖用商品微量元素肥料,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和运输方便等优点。应用于牟氏角毛藻和球等鞭金藻的培养,可提高细胞浓度和叶绿素浓度,分别为20.4%~43.2%和19.7%~25.6%;在室内规模培养牟氏角毛藻和球等鞭金藻,提高叶绿素浓度分别为19.7%和24.0%在对虾养殖池肥水中应用,叶绿素提高13.5%~90.3%。用微肥繁殖的牟氏角毛藻投喂对虾蚤状幼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蚤状幼体到糠虾幼体的变态率提高14.0%。可广泛应用于海水育苗和养殖池基础植物饵料生物的繁殖。经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成果居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1999年通过鉴定。 (黄海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35.
生物技术(Biotechology),亦称生物工艺学或生物工程,它是人们按预先设计的蓝图,运用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和特殊技术(或手段),利用生物体系或其组分,创造生物新类型或生产某一所需产品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它既存在层次、程度和目标上的差别,又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历史不同,应用开发的程度也不一样。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悠久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其许多产品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体系。而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则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建立了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技术领域。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史尽管十分短暂,还处在方兴未艾的开发阶段,就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高度先进的技术能力,而且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能为人类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品,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  相似文献   
36.
为测定直射光在田间的透光率,最近我组试制成功了一种快速测量仪器。该仪器由光电感应器件和电子电路构成,可以对作物群体内的光斑进行快速扫描,约需千分之一秒就可对一米长度上的100个感应器扫描测定一次,用以换算成直射光透光率。仪器显示形式为数字式。所测的直射光透光率可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显示器上,并且可对多次测定结果进行累计,最后显示出总值。测定方法极其简便,用时将仪器按要求高度水平插入作物群体中,便可测  相似文献   
37.
为测定半番鸭产肝性能,在北京双桥农场、湖南攸县畜牧局大力支持下,我校畜牧系用攸县番鸭与双桥Ⅰ系北京鸭(♀)进行人工授精,获得34只半番鸭,饲养至16周龄。于1982年12月28日至1983年1月18日,进行笼养,试用农大自制的 BAUⅡ型填鹅机,以通用肥育日粮,填饲17—28天(平均24天),全期伤残两只,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8.
鉴于低洼粘朽稻田采用翻(14-16 cm深)-耙-耢耕作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水稻的产量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因此设计了稻田少耕轮耕体系.经过第一、二阶段试验——平翻深松少耕体系,肯定了稻田加深耕层的增产作物及两年的后效.为了降低平翻深松作业次数和成本,设计了旋耕深松-耙茬(或旋耕)一耙茬的三年少耕轮耕体系.经过三年试验,证明这种耕作体系有增产10%以上和降低作业成本52.8%的效果.同时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农具—水旱兼用旋耕机.  相似文献   
39.
本文系1979—1986年采用本底调查、小区实验和定位观测等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总报告。本报告共分7部分:世界热带北缘的丰富的生物基因库;生态系列研究;热带林水热状况;热带林物质循环;游耕农业生态后果;热带林采伐后的更新与演替。长期本底调查查明本区有植物1668种,隶属 198科798属;已知昆虫26目 4000余种,已知大型真菌260种。对由海滨至主峰的滨海有刺灌丛、稀树草原、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山顶苔藓矮林所构成的生态系列进行了组成、结构、土壤、林分生长等特征及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综合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0.
1小拱棚黄瓜栽培特点塑料薄膜小拱棚早熟栽培黄瓜的适宜定植期为3月下旬。定植后黄瓜缓苗快慢、长势好坏是由许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根系生长得好坏。实际上,每当观察地上部生育状态时,应当首先想到根系发育如何,有些症状表现在地上的冠部,但问题的根源却存在于地下部的根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