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研究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油中的砷甜菜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蓄积情况,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大豆油对照组、磷虾油组、添加100 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组,灌胃剂量为2.625 g油/kg·bw。于灌胃后1、2、4、6、12、24 h,经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并收集12 h和24 h尿液,ICP-MS法检测血浆、肝脏、肾脏、脾和尿液中总砷含量。另连续灌胃同等剂量油脂7 d和30 d,检测肝脏和肾脏中总砷含量。结果显示,磷虾油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浆和脏器中总砷含量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砷甜菜碱磷虾油组大鼠血浆中总砷含量于1 h达到最高,脏器中总砷含量均在6 h达到最高,24 h后降低至最高值的30%以下;85%的砷会在24 h之内随尿液排出体外。7 d和30 d连续灌胃后,2个实验组大鼠脏器中总砷含量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南极磷虾油中的砷甜菜碱在大鼠体内很少蓄积,大部分于24 h内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长期摄食也未出现脏器蓄积现象。本研究对于指导南极磷虾油及其相关产品的科学消费和拓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测定方法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氯霉素由于存在严重毒副作用,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禁用药物。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已成为国际贸易合作中新的技术性壁垒。本文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叙述。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国产鱼油制品对母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的影响,随机抽取12名哺乳母亲为受试者,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母乳样本。测试结果表明,有83.3%的受试者服用鱼油后的第2天乳汁中DHA含量开始升高,所有受试者在服用鱼油的第8天乳汁中DHA含量均高于服用鱼油前。证明哺乳期妇女服用高含量DHA鱼油制品是提高母乳中DHA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腐殖质对水体中六六六降解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腐殖质对水体中六六六降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将α、β、γ和δ六六六分别配成20、30、50ng/ml的水溶液标样,加入浓度为5mg/ml腐殖质溶液,用气相色谱测定降解后浓度。实验室降解效率大于97·6%。并初步探讨了降解原理,主要是水体中腐殖质光敏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和·OH,氧化分解了六六六,降解产物主要是辛醇、庚醇、酚类。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以及银盐法测定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其不同形式制品总砷含量的适用性,并采用确定的检测方法对南极磷虾冻虾、南极磷虾粉和市售不同品牌南极磷虾油中的总砷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采用ICP-MS法、HG-AFS法及银盐法检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的总砷含量,3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0.26%~110.48%、82.68%~98.50%和89.64%~94.89%,RSD均小于5%。 3种国标方法对于南极磷虾及其相关制品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与银盐法相比,ICP-MS法、HG-AFS法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因此,银盐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含量的首选方法。采用银盐法测得南极磷虾冻虾、虾粉和虾油中总砷含量分别为0.44~0.45 mg/kg、1.04~1.91 mg/kg、0.52~5.50 mg/kg。加快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无机砷定量及砷形态分析技术对于科学认识南极磷虾砷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水产品中3种硝基咪唑类残留量的HPLC-APCI(+)MS/MS测定方法.以氘代二甲硝唑(DMZ-D3)作为内标,以乙酸乙酯提取水产品中残留的硝基咪唑类药物,采用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可一次对水产品中的MTZ、DMZ和RNZ进行定性和定量.该法简便快捷,适合大批量样品处理.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省去固相萃取步骤,具有操作简便和有机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DMZ、MTZ和RNZ的检出低限均为0.5 μg/kg,DMZ、MTZ和RNZ的定量下限均为1.0 μg/kg.  相似文献   
37.
浒苔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浒苔的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浒苔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8.78%,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35.08%;从浒苔中鉴定出19种脂肪酸,由C12~C24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78%,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特别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比较丰富,ω-3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9.68%,绿藻的特征脂肪酸——亚麻酸(C18∶3n3)相对含量达18.70%。  相似文献   
38.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海藻中岩藻黄素的定量分析,并测定新鲜及干制褐藻中岩藻黄素含量,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褐藻岩藻黄素的影响。样品经甲醇提取、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采用水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450 nm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在该条件下,岩藻黄素在0.11~5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8.46X+0.8899,R~2=0.9999),检测限为0.03 mg/L,回收率为92.66%~109.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4.61%。采用该方法,岩藻黄素提取净化完全,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能够对海藻及其制品中岩藻黄素进行准确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新鲜海带和马尾藻的岩藻黄素含量(干基)分别为559.2和680.4 mg/kg,而干制褐藻样品中岩藻黄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新鲜褐藻。不同干制方式造成的岩藻黄素损失程度为真空冷冻干燥45℃烘干≈自然晾干。因此,在规模化分离制备海藻岩藻黄素时,宜采用新鲜或冻干海藻作为原料,从而保证岩藻黄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V3和VD3的技术及试验溶液的皂化、提取、浓缩等试样前处理方法。选出了最佳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酵+水(95+5),流速:1ml/min,温度:室温,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64nm。  相似文献   
40.
许洋  苗钧魁  冷凯良  孙伟红  邢丽红  翟毓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0-13821,13927
[目的]延长化工用鲜海带使用周期,实现海带的规模化存贮。[方法]将不同尺寸的海带样品保存在浓度2%的甲醛溶液中,考察海带碎块大小以及化学物质的添加对海带中褐藻胶含量和黏度的影响。[结果]在浓度2%的甲醛溶液中,大块海带样品的褐藻胶得率和黏度要明显高于小块海带;化学物质的加入会加速海带中褐藻糖胶、褐藻淀粉等可溶性物质的溶出,化学试剂CaCl2的添加有助于提高保存海带中褐藻胶得率。[结论]建议在规模化海带保存过程中采用大块海带浸醛法(浓度2%甲醛溶液),以保证海带中褐藻胶的黏度和收率,达到理想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