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定向选育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刺品系子三代(G3组)和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C组)[(50.04±0.02)g/头]为研究对象,在养殖池塘环境中,比较了两个群体在3~10月连续养殖周期内生长指标和关键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指标方面,3-4月G3组和对照组刺参的相对增重率(RWGR)、平均体重、排粪率(DR)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升高的趋势,且两组刺参差异不显著(P>0.05),但G3组一直高于对照组;G3组和对照组刺参相对增重率(RWGR)随温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7月高温期,两组刺参的相对增重率和平均体重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排粪率(DR)降为零,刺参进入夏眠状态;8-10月两组刺参相对增重率(RWGR)、平均体重和排粪率随温度下降呈上升趋势,且10月份三项指标均存显著差异(P<0.05)。在经济性状方面,经过3-10月一个周期的连续养殖,G3组在棘刺数量、出皮率和成活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数据表明,经过定向选育的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比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生长速度提高27.6%,成活率提高17.5%,棘刺数量保持在40个以上且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几种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受温度影响的效果比较,测定了适宜温度下和低温下刺参特定生长率(SGR)及其肠道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各实验组养殖水体COD、NH4+-N和N02--N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EM原露(自行培养组和商品型)和光合细菌组刺参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金露和优肽组对刺参生长影响较小,且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刺参出现负增长;适宜水温下,自行培养的EM原露和光合细菌对水体中COD、NH4+-N和NOz--N有显著的控制作用(P〈0.05),EM原露和金露作用效果不显著(P〉0.05)。低温条件下,几种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均不明显;随着水温的降低,刺参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适温期下,商品型EM原露和金露组刺参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商品型微生态制剂组刺参淀粉酶活性高于培养型。  相似文献   
13.
选择规格为600头/kg的刺参幼参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海带比例为20%、40%、60%和80%的饲料,实验室内养殖60天后转入池塘网箱养殖。结果表明:室内保苗期,刺参增重率随投喂海带比例增大而增加,存活率随投喂比例增大而降低,且各比例海带投喂组对水质和刺参消化率指标影响不显著;池塘网箱养殖期,小比例海带投喂组(20%和40%)在生长和存活上较大比例海带投喂组(60%和80%)均具有优势。建议在室内保苗期投喂海带比例在20%。40%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花生秧粉替代配合饲料中的马尾藻粉,研究不同比例花生秧替代马尾藻的配合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的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设6组,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8%、16%、24%、32%和40%,每组3个重复,试验进行60 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存活率均超过95%,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24%替代组仿刺参特定生长率最大(0.58%/d),高于对照组28.9%,8%替代组和16%替代组生长稍慢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而32%替代组和40%替代组仿刺参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各替代组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各替代组幼参对饲料消化率随替代比例变大而降低;试验前30 d肠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后30 d ,淀粉酶活性对照组表现最大,并有随花生秧粉替代比例变大含量下降的趋势;5个替代组仿刺参体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5.
在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20±0.48 kg/m2),设置4个温度梯度(14、16、18、21℃,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重(371.68±43.15 g)的大菱鲆进行56 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研究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1)在14~18℃范围内,大菱鲆摄食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温度为21℃时,该组日均摄食量与其他3组相比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3组的日均摄食量分别显著高于D组25.65%、32.26%、45.08% (P<0.05).(2)大菱鲆生长和存活率随温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B、C3组增重率分别比D组提高75.23%、91.05%、121.18%,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34.29%、80.00%、102.86%.(3)在14~18℃范围内,大菱鲆胃蛋白酶比活力首先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当超过18℃时,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3组的胃蛋白酶比活力分别较D组高116.74%、139.68%、202.64%.各组肠脂肪酶比活力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淀粉酶比活力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组分别高于C组10.81%、显著高于B组59.74%(P<0.05)、极显著高于A组115.79%(P<0.01).本研究表明,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大菱鲆摄食、生长和消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18℃,适温范围内的最大摄食率为0.52%~0.55%.温度对胃蛋白酶比活力及肠道淀粉酶比活力影响显著(P<0.05).建议在适温范围内(16~18℃),封闭循环水养殖300~600 g体重大菱鲆的最佳投饲率为0.57%~0.61%.  相似文献   
16.
水温15.8~21.0℃下,将初始体质量(1.37±0.07) g的幼参于100 L的塑钢水箱中饲养75 d,每个水箱45头,投喂添加0%、0.20%、0.40%、0.60%和0.80%的蒙脱石饲料,测定幼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体腔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探究蒙脱石对仿刺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对仿刺参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蒙脱石添加量为0.40%时,仿刺参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20%~0.60%的蒙脱石显著提高了仿刺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添加0.40%的蒙脱石组活性最高,分别为(73.27±3.73) U/mg和(70.63±1.96) U/mg;不同添加量的蒙脱石对仿刺参体腔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体腔液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最大,0.60%组仿刺参溶菌酶活性最高,较对照组提高50%。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约0.40%的蒙脱石,仿刺参可以获得最佳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