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剧痒、脱毛、湿疹性皮炎和高度接触性感染为特征,本病尤其对幼龄猪危害严重.2001年6月初,阜新地区某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发生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正>辽宁省是全国养羊大省,近几年绵羊饲养业发展很快,在一些地区,绵羊饲养业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寄生虫病的广泛存在,尤其是蠕虫病,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3.
协同指数法筛选银翘天甘组方的最佳剂量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银翘天甘组方中金银花、连翘、天花粉、甘草4味中药的最佳剂量配比,利用SI测定方法设计试验,微管-平板法测定各试验药物的MIC,计算SI值,依据呈现协同作用的SI值获得组方剂量配比,以浸膏率与MIC为验证依据,确定组方的最佳剂量配比.结果表明,四味中药配伍体外抗菌活性呈现协同作用的SI值在0.625~0.750之...  相似文献   
74.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肝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防制该病十分重要,ELISA现已广泛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发展出多种改进的ELISA方法,作者就现有的华支睾吸虫病ELISA检测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5.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以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6.
农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现状,阐明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污染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畜禽粪便污水和病死畜禽对环境的污染过程和机制,在对上述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7.
猪冠尾线虫病是由圆线目冠尾科冠尾属的有齿冠尾线虫(S dentatus)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壁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肾虫病。2004年8月上旬,辽宁省某养猪户饲养的育肥猪发生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冠尾线虫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多种球虫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仔猪,表现为腹泻、消瘦,严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2004年7月,凌海市某养猪户饲养的仔猪发生本病,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近几年来,辽宁省牛羊饲养业迅速发展,焦虫病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危害牛羊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提高牛羊焦虫病的防治水平,保证我省牛羊饲养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参阅文献和同行们诊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治疗实践,详细阐述了我省牛羊焦虫病近几年的流行特点和诊断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0.
辽宁西部海域主要食用鱼类寄生虫感染情况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鱼类全身性寄生虫学检查法,在辽宁西部海域随机抽检主要食用鱼类19种共计769尾,其中养殖鱼类4种202尾、野生鱼类15种567尾,发现该海域19种食用鱼类感染体内外寄生虫15种,分别隶属于6纲12科15属。在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基础上,确定优势虫种为异尖线虫科的3属幼虫:宫脂线虫属幼虫、对盲囊线虫属幼虫、异尖线虫属幼虫,野生和养殖鱼类均有较高的感染率,而针对4种养殖鱼类而言,尤其是牙鲆和大菱鲆,其优势虫种为指状拟舟虫和刺激隐核虫,在各个鱼类养殖场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