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冷冻方法、不同冷冻液和冷冻前CB处理对辽宁绒山羊胚胎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于辽宁绒山羊胚胎冷冻保存的方法与技术.常规冷冻时以1.5 mol/L EG为保护液的保护效果较好,解冻后胚胎发育率为62.86%,孵化率为54.29%;玻璃化冷冻(细管法和OPS法)以EFS40为保护液可以获得较好的冷冻效果,玻璃化细管法和OPS法解冻后胚胎的发育率分别为65.79%和57.89%;冷冻前CB处理能改善辽宁绒山羊胚胎低温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基于约束最大似然法对虹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以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5个品系虹鳟为材料,建立300家系,养殖到2龄时,对约5000尾鱼的生长数据,采用单性状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对其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体重的遗传力为范围为0.20~0.45、体长的遗传力范围为0.17~0.43、肥满度的遗传力范围为0.47~0.65。其中肥满度的遗传性能稍高于体重和全长的遗传性能。另外,从性状的表型相关来看,体重和体长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对蓝狐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 receptor,DRD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为进一步探讨蓝狐DRD2基因与自咬行为的相关分析及染色体定位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参考狗的DRD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293962.1)设计特异引物,对蓝狐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试验获得蓝狐DRD2基因序列819 bp,其序列与家犬的同源性最高,达97%,而在水貂和人及小鼠这些哺乳动物的同源性为85%~91%。本研究成功克隆了蓝狐DRD2基因的部分序列,表明其在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24.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给蓝狐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与蓝狐自咬症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采用RAPD技术对健康和自咬蓝狐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的6条引物,分别为S77、S79、S88、S472、S474、S485。经个体验证,S472、S4852条随机引物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出现特异条带的个体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作为蓝狐自咬症的分子标记,为蓝狐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观察秋水仙胺(demecolcine,DEME)诱导牛卵母细胞的显核效果,从吉林省长春市某屠宰场收集牛卵巢后采用抽吸法获取卵泡液,在体视显微镜下选择卵丘完整、胞质均匀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微滴法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e,IVM)培养19~22 h,在0.3%透明质酸酶中旋涡振荡去除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挑选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随机分组,分别进行DEME浓度和作用时间诱导牛卵母细胞显核的研究。结果表明,DEME处理60、90、120 min组间显核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60、120 min组的显核率显著高于DEME处理30 min组(P0.05)。当DEME浓度为0.5μg/m L时,显核率最高,为78.9%,显著高于0.3、0.4μg/m L组(P0.05),但是与0.6μg/m L组差异不显著(P0.05)。牛的COCs经IVM培养19、20、21、22 h,结果发现培养22 h组显核率最高,显著高于培养19 h组(P0.05),但是与培养20、21 h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牛卵母细胞经IVM培养20~22 h后,用0.5μg/m L DEME处理60 min可以有效诱导其显核。  相似文献   
26.
应用重复力模型估计虹鳟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性状重复观测值动物模型(重复力模型)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5个品系后代的4026尾虹鳟 (Onchorynchus mykiss) 的生长性状(体重、体长和肥满度)进行了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估计,并对各个性状的表型和遗传趋势进行预测。在此模型中考虑了年份-季节固定效应、父本固定效应和母本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有个体的加性效应和个体永久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该5个品系虹鳟及后代体重的遗传力为0.35,体长为0.10、肥满度为0.34。个体间的育种值差异较大,仅排名前20位相差近10倍;从不同评定方法的秩相关来看,用综合育种值法与单个性状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其相关度分别为0.998, 0.877, 0.85. -0.071, -0.064和-0.13。用综合育种值对虹鳟个体的选择价值的评定和名次排列, 以及与单个性状的评定名次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体重、体长和肥满度性状,其表型趋势与遗传趋势基本一致的品系,均可通过表型值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