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家系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同等养殖条件下所养成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3个不同家系:WW家系[野生F1(♀)×野生F1(♂)]、WC家系[野生F1(♀)×养殖F8(♂)]和CC家系[养殖F8(♀)×养殖F8(♂)]成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以野生大黄鱼作为对照,从营养成分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不同家系大黄鱼的品质。结果显示,野生大黄鱼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总量都明显高于家系大黄鱼,而必需脂肪酸含量则低于家系大黄鱼。3个家系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排列次序由大到小依次为:WW、WC、CC;饱和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C、WW、WC;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WC、WW、CC。研究认为,家系之间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通过家系选择进行大黄鱼肉质改良是可能的,但是同时必须结合饲料营养成分的补充和调控以及养殖环境条件的改善,才能较快速地使养殖大黄鱼的品质达到或接近野生大黄鱼的水平。  相似文献   
22.
根据1999年9月-2000年8月三都湾水质监测资料,阐述了湾内无机氮、无机磷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溶解氧、盐度之间的关系,并从富营养化和综合指数角度对该湾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细胞免疫作用,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后亚洲玉米螟幼虫血细胞总数的时间动态变化和活体与离体条件下血细胞对芽生孢子的包囊作用。各处理组的血细胞总数均在注射后0.25 h达到一个低谷之后上升,注射剂量为102个/虫和103个/虫芽生孢子组血细胞总数在注射后24 h仍高于正常值,注射剂量为104个/虫和105个/虫芽生孢子组血细胞总数在注射后24 h低于正常值。在活体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幼虫血细胞粘附在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表面形成包囊;在离体条件下包囊形成的速度较慢,其致密程度不如活体状态。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对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具有强烈的细胞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国际组织和国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情况研究,认识了风险分析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分析在WTO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制定农产品安全标准和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的依据。风险分析将成为制定农产品安全政策,解决一切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宏观管理模式。在认识到中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以653份云南稻种为材料进行了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4个品质性状及其24个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P、K、Ca和Mg含量与绝大多数形态和品质性状的关系密切,以P与茎蘖数(-0.2043** )、K与直链淀粉含量 (-0.2043** )、Ca与株高(-0.4151** )、Mg与蛋白质(0.2570** )相关性相对较高; 核心种质的Mn、Zn、Cu和Fe含量与少数形态品质性状的关系密切, 以Fe与胶稠度(-0.1121** )、Zn与结实率(-0.1411** )、Cu与每穗实粒数(-01398** )、Mn与株高(-0.2492** )相关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6.
浅析闽东死鱼事件与养殖环境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闽东地区的几起死鱼事件,浅析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养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试验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老熟幼虫血淋巴免疫系统的影响。根据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将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血细胞分为原血细胞、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类绛色细胞、珠血细胞和囊血细胞6类,全血细胞数量变动范围为1.05×107~2.16×107/mL。亚洲玉米螟的老熟幼虫对注射的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具有强烈的防御能力,表现为血细胞数量的变动和酚氧化酶活性的波动。注射芽生孢子后,亚洲玉米螟幼虫全血细胞数、浆血细胞数、颗粒血细胞数在0.25h有小幅下降,随后数量上升,在0.5~12h保持正常水平以上,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注射后酚氧化酶在球孢白僵菌的激活作用下,分别在注射后1h和10h出现2个活性高峰。  相似文献   
28.
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一套以籼稻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渗入系为材料,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和渗入片段叠代法,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5个品质性状的QTL进行了分析,初步定位了16个QTL,有10个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改良群体的品质性状。在第5染色体RM289附近检测到了同时影响长宽比、垩白粒率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增加长宽比、降低垩白粒率,贡献率也较高。在第8染色体RM152附近检测到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QTL,其贡献率分别为14%和9%。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品质性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9.
大黄鱼Pseudosciaene crocea (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电解多维对仔稚鱼期大黄鱼尾部骨骼发育的致畸性,在水温(25±0.5)℃条件下,以3d大黄鱼初孵仔稚鱼为实验对象,设置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实验组1泼洒电解多维起止时间为孵化后3~10d,实验组2泼洒电解多维起止时间为孵化后20~ 27 d,以实验水体体积和每日换水量计算电解多维的投入量,维持养殖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