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2篇
  37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品种粤引澳卡为材料、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栽培对菠萝植株抽蕾、果实成熟期以及果实成熟时菠萝植株生物量、果实品质和种植成本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促进菠萝植株提早抽蕾和成熟,提高了植株高度、株重、叶长、叶宽、青叶数、青叶重和根重等生物量指标,提高了菠萝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和果眼数等外观指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全糖的含量及糖酸比等品质指标,降低了可滴定酸和Vc含量。地膜覆盖栽培菠萝虽增加了地膜的成本,但大大减少了果园的除草次数和除草用工,因此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菠萝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2.
滇杨不同外植体分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取滇杨萌生出的不同外植体,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筛选诱导分化培养方案。结果表明: 滇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较优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05mg/L;滇杨叶柄和嫩茎不定芽诱导的较优培养基均为:MS+6-BA 0.5mg/L+NAA 0.05mg/L;叶片、叶柄以及嫩茎其芽的诱导分化率分别是40%,80%,20%。试验结果可为滇杨遗传改良、种质资源保存及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基于1980-2014年鲁中地区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该区域近35a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不同时间尺度ET0及主要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基于敏感系数的贡献率法探讨主要气象因子对不同时间尺度ET0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鲁中平原地区近35a年ET0平均值为1165.8mm,山区为1144.6mm,均呈减少趋势,且平原减少趋势极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22.2mm·10a-1(P<0.01);季节ET0平均值由多到少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呈增加趋势,其它季节呈减少趋势;6月是ET0最大的月份,1月为最小的月份,其年内分布呈抛物线状;各时间尺度ET0变化主要空间分布基本同步。年、季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且呈增加趋势,月ET0对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敏感性随月份呈现不同规律,3-6月、9-10月的最敏感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1-2月、11-12月为风速,7-8月为日照百分率。从主要贡献率看,年ET0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风速,各季、月ET0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不一,但平原和山区两种地形同一时段主要贡献因子基本一致,4个主要气象因子的总贡献率基本能解释各时间尺度ET0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作物生长模型和作物形态结构模型。从油菜生长模型和油菜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两方面,较系统综述了油菜作物的发育、生长(光合、呼吸、分配等)、水分平衡、氮素平衡、器官建成及管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油菜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油菜作物模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刘妍慧  于常红  刘岩  刘健  张婷 《茶叶科学》2014,34(3):271-278
建立了茶叶中3类11种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茶叶样品以乙腈–乙酸(体积比99:1)提取,以PSA为净化剂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然后通过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甲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表明:11种农药的分析时间约为20 min,在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检测限为0.1~1.7 μg·kg-1。测定了茶叶样品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加标回收率为62.4%~114.8%(添加水平分别为10~4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19.34%。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茶叶样品,检测其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检出结果差异较大。其中绿茶中11种农药的检出量为1.7~339.4 μg·kg-1,加标回收率为86.1%~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n=6)。本方法准确、灵敏、简单、快速、安全,能满足茶叶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纤维饲料(DCGF)、青贮玉米、苜蓿干草间组合效应,将DCGF与青贮玉米以0100、1585、2575、3565、4555、1000比例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体外发酵指标、单项组合和综合组合效应值影响,选择DCGF与青贮玉米理想组合比例(X);再与苜蓿干草以0100、2080、4060、6040、8020和1000组合发酵,筛选3种饲料间适宜组合比例。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各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随着DCGF比例增加,菌体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提高;多项组合效应指标评定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组合时正组合效应值最大。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8020比例组合时产气量最大,以6040比例组合时氨态氮组合效应值最大,以8020组合时总挥发性脂肪酸组合效应值最大。综合组合效应指数,表明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时效应值最大。由此可见,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比例组合较为适宜,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7.
<正>农技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有效对接的纽带,其传统推广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探索、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技推广需求,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江苏省农学会开发的"学会种  相似文献   
108.
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及比例与种植年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泾阳县的日光温室蔬菜施肥情况与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泾阳县日光温室氮磷钾养分的纯投入量平均为N·651 kg hm~(-2)、P2O5·485 kg hm~(-2)和K2O·855 kg hm~(-2),养分投入量明显偏高。温室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钾和水溶性钙与种植年限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73、0.973和0.979。种植7年后,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是农田土壤的1.8、5.1和3.6倍,水溶性钾、钙、镁分别是农田的12.2、4.5和2.6倍。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温室土壤K、Ca、Mg三者的比例严重失衡,由养分不合理施用带来的养分损失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9.
西芹是一种保健蔬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拓宽菜农的种植种类,通过美国西芹与天津实心芹的对比试验,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效西芹新品种,引入双辽种植。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辽市种植花生的面积不断扩大,问题也随之出现,近几年花生坏种现象较多,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变化大,雨水偏多,土壤湿度大,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分析了花生坏种的原因、对策和在今后生产需要注意的几方面,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