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初始体重(33.90±0.11)g的福瑞鲤(FFRC Strain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于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35 d的实验,研究了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各实验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提高(P0.01);各实验组血浆总铁结合力水平、补体C3和C4含量有一定升高(P0.05);25 mg/kg实验组脾脏NO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50(P0.05)和100mg/kg(P0.01)实验组脾脏髓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有显著提高;50mg/kg实验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且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实验条件下,低聚壳聚糖添加量为50 mg/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肠衣携带细菌的细菌总数、细菌多样性、致病菌情况和细菌对肠衣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论述了肠衣携带细菌的安全隐患,全面分析所述隐患未引起重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3.
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长、饲料效率、全虾体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日本沼虾的适宜蛋氨酸需求量。以酪蛋白、明胶、鱼粉、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了6组蛋白质水平为36.07%、能量为18.09 kJ/g的等氮等能的半纯和饲料,各组蛋氨酸实际含量分别为0.38%、0.47%、0.56%、0.64%、0.75%和0.88%。以初始体质量为0.30 g的日本沼虾为试验对象,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养殖在规格为0.6 m×0.6 m×0.6 m的网箱中,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由0.38%升高至0.88%时,日本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蛋氨酸水平为0.64%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进一步升高,三者均呈下降趋势。当饲料蛋氨酸水平为0.64%时,全虾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0.38%组(P0.05)。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全虾的水分、灰分、脂肪和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日本沼虾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的蛋氨酸需求量为0.70%,占饲料蛋白的1.94%。  相似文献   
64.
地衣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消化机能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375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5组,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在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 mg.kg-1的地衣芽孢杆菌,连续投喂92 d,测定了鱼的体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300 mg.kg-1地衣芽孢杆菌均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干物质、粗蛋白及磷表观消化率(P<0.05),并降低了饵料系数,还显著提高了食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400 mg.kg-1地衣芽孢杆菌也显著提高了食糜淀粉酶和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P<0.05)。因此,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增加了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对异育银鲫的最适添加量为200~300 mg.kg-1。  相似文献   
65.
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A s1.398枯草蛋白酶分别对豆粕、棉粕、菜粕和花生粕的蛋白质进行酶解,并对其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分析及用产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试验,探讨不同蛋白酶解产物的蛋白质组成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与酶的种类和植物蛋白质种类有关,其中A s1.398枯草蛋白酶对豆粕酶解能力最强,酶解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小于3 ku的比例占31.67%;各酶解产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以A s1.398枯草蛋白酶酶解的棉粕产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其细胞生长速度比豆粕、菜粕和花生粕酶解产物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
在等氮等能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水平分别为0、0.15、0.30、0.45、0.60 g/kg的甘草次酸,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选取质量为(15.63±0.04) g的团头鲂幼鱼饲喂56 d,研究甘草次酸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添加甘草次酸可以显著提高团头鲂幼鱼肠道蛋白酶活性,其中0.30、0.45和0.60 g/kg 添加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随着甘草次酸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添加甘草次酸对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0.3 g/kg甘草次酸组肠道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P<0.05),添加甘草次酸对肠道Na+,K+-ATP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胴体粗脂肪含量随着甘草次酸添加量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0.45 g/kg添加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草次酸对团头鲂幼鱼胴体其他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甘草次酸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肠道消化吸收酶活性,促进了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饲料中添加甘草次酸也可促进体蛋白合成,减少体脂沉积,改善鱼体组成分布。  相似文献   
67.
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小组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了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受理了申请,经形式审查合格,于2002年3月18日进行第一次公告,在征求了我省各人参产区和人参加工厂家的意见后,由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  相似文献   
68.
一、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研究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对大麻哈鱼的营养需求及试验饲料研究。50年代美国学者的鱼类营养研究对日本学者影响较大,在60~  相似文献   
69.
为综合评价大黄素、高剂量维生素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选取1 200尾健康的团头鲂,体质量为(133.44±2.11)g,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0mg/kg大黄素、700 mg/kg维生素C、60mg/kg大黄素+700mg/kg维生素C(配伍组).饲养60 d后,经腹腔注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并在攻毒前后检测团头鲂血液和肝脏的生化指标以及肝脏2种热休克蛋白70s(HSP70s)mRNA的表达水平;另从各池中取1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鱼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攻毒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维生素C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HSC70和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配伍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虽与上述类似,但大多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且未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此外,各组鱼血清胆固醇(CHOL)的含量在攻毒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统计也表明,大黄素和维生素C组鱼的累积死亡率在攻毒后24 h、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配伍组试验鱼的累积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黄素60 mg/kg或维生素C 700 mg/kg,可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2种HSP70s mRNA的表达水平,增强鱼体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二者配伍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0.
玉米象成虫虫体和玉米、小麦、大米等正己烷萃取物对玉米象两性成虫有诱集性。玉米油、芝麻油对该虫诱性明显。菜油、花生油、生姜油无诱虫活性。塑料探管诱捕器能监测小麦和玉米中的害虫。虫体草取物结合瓦楞纸诱捕器能将玉米集从小麦中诱出。萃取物能加强芝麻油的诱虫性,其诱性与标准诱剂接近,并能引诱米象小蜂。玉米、小麦、大米气味挥发物主成分为亚油酸,其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