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71.
燃料的省与费,驾驶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因素,正确的驾驶技术可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量.据测试,不同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相同条件下驾驶相同的机车,其燃料消耗差异可达20%~40%.因此,通过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可实现节油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美人蕉种植根区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取用美人蕉(Canna indica)种植根区水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形衣藻(Chamydom onas ovalis)进行培养和观察,获得两种藻类的生长数据。结果显示:根区水在6 d对小球藻的化感效应为-0.7331,对卵形衣藻则为-0.4408;小球藻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数量在2~6 d差异显著(P<0.05),而卵形衣藻的细胞数量在5~6 d出现显著差异(P<0.05)。显微镜观察还发现,试验组卵形衣藻部分细胞颜色变白、细胞器溶解,并出现胶群体,对照组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实验说明美人蕉根系能分泌一些化感物质影响藻类生长,化感物质对藻类的影响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73.
向日葵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本文主要就向日葵黄萎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4.
晋花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花生课题组,经采用有性杂交(临花9831×鲁花9号)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突出特点,适宜在山西省花生产区春播和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5.
基因治疗载体一般分为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由于病毒型载体存在安全性问题,目前非病毒性载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病毒载体是新兴的基因转导系统,具有低毒、低免疫反应、外源基因整合几率低、无基因插入片断大小限制,以及使用简单、制备方便、便于保存和检验等优势。脂质体作为常用的非病毒性载体容易制备,安全性高,却难达到质控要求,体内基因导入效率低,且无靶向性,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pH一敏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等大大提高了脂质体的转运效率。同时高分子载体、纳米基因转运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也为非病毒载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本文首先对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显性的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针对实际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技术,最后在结论中提出笔者的设想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77.
关于红松坚果林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培育红松母树林的同时,加大了天然红松坚果林和人工红松坚果林的培育力度。这些红松林的果实非用于培育繁衍林分的种子,而是用于人们的食用,用于食品的精深加工,以此加大林木的经济产出,同时又不失去林木的生态效益,可为一举两得。同时也缓解林区职工的经济压力,充分发挥林木的经济价值,是双赢之路。经营好和管理好该林份对实现双赢和更好的发挥林份的作用将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为确保现代社会公众对农业机械的公共安全需要,陕西省宜君县从1981年开始建立了农机监理机构,从建立至今二十八年的风雨历程中,在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进入  相似文献   
79.
作者通过多年对孵化鸡、鸭、鹌鹑等家禽胚胎增重(%)与蛋白液pH值变化的研究分析,发现孵化期的各种家禽胚胎,在完成它们全部孵化过程五分之三的时间时,胚胎吸取蛋中营养的方式,都从前期的单一依靠胚胎外血液循环,而转变为在依靠胚胎外血液循环吸取蛋中营养的同时,重点依靠“吞食”羊水蛋白液获得胚胎迅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方式。与此同时,通过浆羊膜道进入羊膜腔中的蛋白液,也从原来的pH值8~9,而降为pH6左右。最为有趣的是,恰巧这时也正是所有孵化的各种家禽胚胎发育到它们全孵化过程的五分之三时期;即鸡胚胎孵化到它全程的0.619(12.7天/20.5天)、鸭0.618(17天/27.5天)和鹌鹑0.617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