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21.
选择适当早花早熟的油菜资源是解决多熟制生产中冬季作物油菜与其它夏季作物接茬矛盾的关键;早花是早熟的基础,对油菜早花材料的早花形成原因开展研究,有利于通过分子育种加速选育适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本研究选取稳定的早花早熟品系GZ522作为研究对象,以甘蓝型油菜XY15为对照,采用生物统计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农艺性状和早花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GZ522播种后,50 d开始现蕾,60 d开始开花,比XY15要早75 d左右;在营养生长阶段,春化途径上的关键基因BnaFLC2的表达在GZ522中被抑制,在XY15中高表达;受BnaFLC2抑制的下游基因BnaFT和BnaSOC1在GZ522中表达显著上调。另外,在XY15与GZ522中,在BnaFLC2上游促进BnaFLC2表达的两个组蛋白甲基化基因BnaSDG8.A/C都是高表达的。根据BnaFLC2上下游基因的表达规律与开花早晚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引起GZ522早花的原因是BnaFLC2基因表达沉默,因此GZ522是一个BnaFLC2突变的早花类型。  相似文献   
22.
双桑  阮颖  彭冬平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52-556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3.
伍林涛  阮颖  彭琦  张源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72-576
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它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它在调节基因转录与表达, 调控生物体正常发育等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总结了miRNA的发现、特征功能以及miRNA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4.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相似文献   
25.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来自全国产茶省的31份种质资源、福建地区的10份种质资源以及湖南安化云台山种有性后代居群的3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不同生态条件下的31份不同种质资源中,21个RAPD引物扩增出18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0.43%;福建10份种质资源,21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54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1.81  相似文献   
26.
贵州雷山茶区土壤-茶叶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饮茶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贵州雷山茶区土壤-茶叶体系重金属含量特征,判断变质岩分布区的植茶适宜性,采集雷山县番召组、清水江组地层分布区茶园24处茶叶及其同点配套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茶叶、土壤中10种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Hg、Ni、Pb、Zn、Mn)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但Hg含量高出贵州省A层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Hg为雷山茶区土壤主要的污染因子。对照国家标准,雷山茶叶重金属含量未超标,且符合富锌要求。茶树老叶和嫩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Mn>Zn>Cu>Ni>Cr>Co>Cd,嫩叶对Cu、Zn、Ni、Co的富集能力强于老叶,而老叶对Mn、Pb、Hg、Cd、Cr、As的富集能力强于嫩叶。饮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嫩叶茶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但当以老叶茶作为日常饮品时,成年女性和儿童需要注意Mn的摄入。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含双MATH结构域基因sb3与sb6的功能,需要创制这2个紧密连锁基因的双突变体。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拟南芥Col-0中的sb3、sb6基因进行特异性定点双敲除。通过PCR和Singer测序验证,共获得10株T0代转基因植株,其中5株在目标片段上没有发生编辑;另5株在sb3基因上的目标序列都发生了编辑,在sb6基因的目标序列上只有2株发生了编辑。至此成功获得了sb3与sb6基因双敲除的突变体,且获得该突变的类型为核苷酸缺失突变体。这个双突变体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双MATH结构域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应用目前国内研制的含犬副流感弱毒疫苗的五联苗,采用微量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通过对96条军犬和民犬进行定期采血检测,研究了本疫苗预防犬副流感的免疫程序,以犬副流感抗体效价达到1:64为标准,该苗的免疫程序为第一次注苗后14天再注射1次,以后每隔6个月注射1次。在将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用于犬的血清副流感抗体检测中,采用了绵羊红细胞,结果清晰准确,方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9.
2004年,我团建立2hm2库尔勒香梨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进行香梨矮密早丰试验.试验园定植2~3年生嫁接苗,株行距1.5m×3m、2m×4m和3m×3m,设株行距3m×5m(常规栽植株行距)园片为对照.矮密栽培试验示范园定植第2年见花,第3年挂果,第4年3种栽植密度的666.7m2平均产量达112.33kg;对照园按当地习惯进行常规管理,管理较粗放,定植第4年只少量结果,666.7m2产量仅16kg.试验示范园比对照提前1年结果,定植第4年的产量为对照园的7倍.  相似文献   
30.
以野含笑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扦插基质和3种不同浓度K-IBA激素对野含笑进行了嫩枝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及激素浓度对野含笑扦插生根的影响,以筛选出提高野含笑扦插育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扦插前采用8 000mg/L的K-IBA激素处理嫩枝,并在泥炭土∶珍珠岩=1∶3混合的基质中进行培育,生根率最高(71.88%),且基质对野含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激素浓度对生根数和主根总长度影响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