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177篇
  105篇
综合类   992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关于确保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粮安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范围较广 ,这一区域内气候特点有一共同之处 ,就是雨热同期 ,高温高湿 ,冬无严寒 ,夏有酷暑。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 ,要在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降低保管费用 ,实现粮食储藏的低成本、低损耗和低污染 ,保证粮食的高质量、高营养 ,使储粮企业获得高效益 ,就必须综合应用现代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最佳储粮技术组合 ,配套使用快速准确的分析测控手段。现结合有关情况 ,提出几点建议 ,供广大同行参考。1 做好仓房和粮堆的隔热防潮…  相似文献   
122.
不同尺度下发展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特点,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的紧迫性。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滞后,社区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和德育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下发展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3.
钢渣对辽宁地区水稻土壤镉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素肥料降低重金属毒性和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积累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因此,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将为合理应用硅素肥料修复、利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试验通过对辽宁不同地区水稻土施加钢渣,来研究钢渣对土壤吸附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钢渣能够增加大石桥、辽中、抚顺地区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而对盘锦、康平、苏家屯地区吸附能力影响不大;土壤对镉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加入钢渣前后,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常数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4.
采用8种不同贮藏方法对扁穗雀麦种子在贮藏3、6、12个月时进行发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在3个月时种子发芽率无差异,6个月和12个月时常温状态贮藏发芽率急剧下降,而4℃和-10℃温度条件下所有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扁穗雀麦种子在4℃条件下以牛皮袋包装保存或在- 10℃下以玻璃瓶贮藏均较好,而常温则不利种子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25.
黑龙江省农用地资源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用地资源监测的技术路线和监测方法,农用地资源现状及十年的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耕地面积增加原因①土地开发;②农业结构调整,毁林、毁草开荒;③土地改良和土地复垦。耕地面积减少原因①退耕还林还牧;②建设占地;③撂荒、毁地。但总的来说10年内耕地面积增加17.6%;林地面积减少4.86%;牧草地减少16.22%;建设和交通用地增加9.8%;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21.3%;水域面积10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6.
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历史,系统地将辽宁省粮食生产划分为1952~1957年的恢复发展、1958~1965年的波动起伏、1966~1977年的缓慢增长、1978~1997年高速发展和1998年以来的持续稳定增长等5个阶段;总结了辽宁省粮食生产存在的四方面主要问题,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没有形成;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成果扩散渠道不畅。在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粮食发展的对策:制订优惠政策,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培育以粮食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7.
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通过观测渗灌灌水前和灌水后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保护地渗灌及其渗灌管埋深对土壤全盐运移及积累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渗灌管埋深为20~40cm范围内,保护地渗灌灌水后土壤全盐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性;土层深度、渗灌管埋深、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全盐含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渗灌管埋深处理中以30cm埋深且渗灌管下有防渗槽的处理全盐在表层积累最少,且盐化速度较缓。  相似文献   
128.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改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文贵  刘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96-6297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对四川省阆中市哑口乡低效柏木人工林设计了4种间伐强度(对照、21.6%的弱度间伐、49.4%的强度间伐和71.3%的极强度间伐)的低改试验。于5年后对试验地进行了林分生长量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对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显著(P<0.01),其生长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但保留密度2 490和1 560株/hm2的2个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减低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因此,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对柏林低效林进行50%的抚育间伐,即保留密度在2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9.
在农用地分等工作完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状况和农用地分等工作,初步探讨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并结合连州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0.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普遍现象。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为了防范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造假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