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7篇
  41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为深入了解组蛋白及其衍生肽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进行微生物胁迫后的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基于其N端序列设计的衍生肽段(分别为Coruscusin-Ⅰ和Coruscusin-Ⅱ)进行固相化学合成、圆二色性光谱分析以及抑菌活性验证。结果显示,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在不同组织中,对不同微生物胁迫均产生明显的表达量上调,且在血细胞中表现出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在鳃组织中表现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敏感性;而在消化腺组织中,H2A对革兰氏阳性菌较为敏感,但H2B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厚壳贻贝组蛋白衍生肽段Coruscusin-Ⅰ和Coruscusin-Ⅱ在非极性溶液中,其螺旋含量明显上升,且二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但Coruscusin-Ⅱ对真菌的抑制活性较Coruscusin-Ⅰ强。进一步的螺旋结构预测结果表明,2种衍生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可能是其抑菌活性差异的内在原因。本研究为了解组蛋白及其衍生肽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  相似文献   
452.
对横带髭鲷形态特征以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共测定94尾横带髭鲷的19项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同时,扩增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22尾横带髭鲷个体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其中养殖群体仅有1种单倍型,野生群体具有5种单倍型,且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及核苷酸多样度均低于野生群体。基于横带髭鲷线粒体Cyt b片段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未发现该物种存在明显的谱系结构。综上所述,相较于野生群体,横带髭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人工繁育技术与方法,提高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保护横带髭鲷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53.
生物质灰致沼液氮磷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沼液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提出向沼液中添加生物质灰来辅助氮磷脱除。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4种生物质在600℃下燃烧后的生物质灰对沼液pH值、氨氮浓度和总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生物质灰添加对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浊度及植物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灰在沼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为12.97%,而花生壳灰溶解度最低,仅为10.67%。通过Ca~(2+)、Mg~(2+)和OH~-等离子的引入,生物质灰添加可部分沉淀沼液中的CO_2,提升沼液p H值至9.5~11.0,满足"热-吹脱"氨氮脱除工艺对p H值的要求。同时,随着生物质灰添加量的增加,沼液中总磷含量基本呈现先降低后略微升高的趋势,当添加100 g/L棉花秸秆灰时,沼液总磷最高脱除率可达78.74%,其质量浓度可由初始值19.66 mg/L降低至4.18 mg/L。这表明生物质灰添加有利于氮磷脱除,理论上可降低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另外,添加生物质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和浊度,其中棉花秸秆灰的综合表现最优,对三者的降低幅度分别达56.71%、57.24%和77.37%。最后,用添加生物质灰后的沼液富CO_2溶液培养大白菜种子,其发芽指数整体大于0.8,表现出较低的植物生理毒性。因此,生物质灰可用于辅助沼液氮磷脱除,有利于沼液后期施用,其中,棉花秸秆灰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54.
以抗寒性不同的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陕西关中地区自然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形态特征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6号和陇油7号冬前地上部生长较慢,地下部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较多。表现叶片数、叶长及叶面积均小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但根长、根茎粗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湿质量比均明显大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在越冬过程中(最低温度从5℃→0℃→-5℃→0℃→5℃),相对电导率、MDA、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整体表现为先升后降后又上升继而下降的规律。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在-5℃时达最大值,POD活性在0℃时达到峰值,CAT活性在0℃时达到高峰值。在同一温度时期内,MDA含量与CAT活性则表现为叶片高于根,而POD活性表现为叶片低于根。同一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陇油6号和陇油7号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低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POD活性(除越冬前期5℃)、CAT活性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隶属函数分析表明,陇油6号、陇油7号的隶属函数综合值明显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说明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以准确鉴定品种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55.
以(吴旗黄芥×武功芥菜)F2代群体为材料,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拟南芥、芸薹属基因组上已知的序列信息,发展与陕北黄芥粒色基因紧密连锁更近的内含子多态性(Intron Polymorphism,IP)标记。研究表明,在陕北黄芥黄籽基因与拟南芥基因组3号染色体的同源区域At3g14120~At3g29615内设计4对引物,发现At3g23030处的IP标记与黄籽基因连锁。将前期黄籽基因遗传连锁图谱上一个最近的AFLP标记EA02MC08侧翼序列利用PCR walking技术延长, 经BLAST分析将该标记成功定位到白菜A基因组A1染色体的BAC克隆(KBrH105I15)上,并根据此克隆序列设计10对引物进行IP标记开发,找到2对(Y3、Y7) IP标记与黄籽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456.
<正>武夷山的春天来得早,来得诗情画意。春天的武夷山处处充满生机,云雾缭绕的山间,移步换景,景随人移。本文作者曾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任职多年,文章细腻的笔触使武夷山的山花鸟兽活灵活现,字里行间透着东南之春的温软和作者赏心悦目的欢喜。  相似文献   
457.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高寒草原是一座神奇的大花园。为适应干冷恶劣的自然环境,色彩斑斓的各色花卉进化出无穷无尽的生存智慧,这大概也是高原植物特有的魅力。面对它们就像人类面对浩瀚星空时一样,会有很多问题萦绕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458.
本研究针对春茬设施栽培的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根据西瓜不同生育期设置3种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肥料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会影响西瓜果肉硬度、叶片光合速率、西瓜果实大小、产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项指标。F1处理的果肉硬度、果肉硬度形变、叶片气孔导度和果实还原糖含量较高;F2处理叶片光合速率最高、产量最高;F3处理的果肉硬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还原糖含量及产量基本上处于中间值,在果实中心糖含量、边糖含量、横径、可溶性蛋白含量、单果重上均为最高。综合3种处理,推荐春茬设施栽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的氮磷钾配比的综合排序依次为F3>F1>F2。  相似文献   
459.
烤烟品种区试是烤烟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的重要环节,根据品种区试结果对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为烤烟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湖南省烤烟品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选择2022年湖南省烤烟品种区试的CS19、HC1803、HC2011、CZ67、YZ2008、CS08、HC2023、HC1804、K326、云烟87共10个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株高、有效叶、茎围、腰叶面积、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级指、产指共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Z67、YZ2008、HC2023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HC2011、HC1803、K326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差,其他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在湖南省烤烟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中可重点关注CZ67、YZ2008、HC2023,并继续进行试验和研究相应的栽培与烘烤措施,以利于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60.
为提高普城沙雷氏菌MM几丁质酶产量,增强拮抗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能力,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测定优化后菌株MM发酵滤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初始pH 7.0、接种量3%、温度30 ℃、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72 h的基础上获得最佳产酶培养基:葡萄糖12.748 g/L,牛肉膏2.086 g/L,酵母粉3.091 g/L;优化后菌株MM几丁质酶活为0.485 U/mL,比优化前提高1.14倍,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率提高6.42%。菌株MM发酵滤液不同稀释倍数对西瓜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发酵滤液稀释浓度为150倍时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为98.53%。盆栽试验显示,菌株MM发酵滤液处理西瓜植株后,其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78.82%、126.90%、82.00%,对西瓜枯萎病防效高达7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