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先准备一口大缸,在储藏黄瓜的前一天用漂白粉消毒后清水刷净备用。准备储藏的黄瓜选择晚熟品种,最好塑料冷棚秋延后栽培后期的黄瓜,在早霜前采摘。田间黄瓜采摘前一天灌足水,晚间再用百菌清烟剂熏蒸一次或喷布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第二天清晨趁凉爽时采摘,选择瓜型好且较嫩的瓜条  相似文献   
62.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2000年、2006年、2011年3个时相的ETM+影像,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互花米草沼泽景观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2000-2011年,互花米草沼泽面积由272hm2增加到781hm2;平均分维数呈下降的趋势,聚合度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表明互花米草沼泽在空间上趋于聚集,在形状上趋于规则;从互花米草沼泽增长速率看,2000-2011年,呈现先快后慢的特征。在景观空间演变上,互花米草沼泽的平均宽度从598.679m增加到1719.002m,表现出向海陆两个方向扩张的特征。(2)自然湿地区,2000-2011年互花米草沼泽面积由2023hm2增加到3974hm2;平均分维数和聚合度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米草沼泽增长稳定,年增长约160-180 hm2/a,单位长度岸线年增长面积约为15hm2·km-1·a-1左右;比较发现,自然湿地区互花米草沼泽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工管理区的增长速度。在景观空间演变上,互花米草沼泽平均宽度从1625.586m增加到3193.317m,2000-2006年表现出向海洋单方向扩张的特征,2006-2011年表现出向海陆两个方向扩张的性质。(3)在自然条件下互花米草沼泽扩张受到气候、地貌过程、水文过程、植被类型及种间竞争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在人工管理下,通过建设拦水堤坝等,阻止了潮汐作用下海水的扩散能力,生态过程发生改变,致使生态系统类型向淡水湿地方向演变,抑制了互花米草沼泽的扩张,表现出一定的镶嵌格局。  相似文献   
63.
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只疫病的重要手段,制订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免疫方案对猪群疫病的防控十分重要. 因饲养方式及饲养规模的不同、饲养条件及管理水平的差异、猪群健康状况的不同、不同地区猪只疫病的流行状况的不同,免疫方案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4.
地形作为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不仅为景观格局的形成提供基础,其空间特征也影响着景观的演变过程.基于2002、2011年地形高程信息和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并结合分布指数,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分布与演变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盐城淤泥质滨海湿地总体地形变化平缓,海拔0-2.5m的区域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97%以上.其中,米草带主要分布于0.9-1.5m,碱蓬带主要分布于1.5-2.lm,而芦苇带则主要分布于2.1-2.7m.②2002-2011年9年间湿地景观时间变化明显,其中,芦苇面积增加了3倍,碱蓬面积由26.80%骤降至11.51%,同期,米草面积则增加了50%之多.③湿地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比较明显.其中,米草空间分布向0.6-1.2m区间演变,显示出强烈的向低海拔区间扩张的趋势;碱蓬分布范围随地形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芦苇在地形较高区间上的分布指数增长迅速,其优势分布区间向2.1-3.0m扩展.  相似文献   
65.
设施蔬菜生产以其高产、高效以及收益稳定的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其生产面积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是,特殊时期出现的一些自然灾害例如水灾如果应对措施不利,将会对该产业造成重大损失。辽宁省铁岭县现有设施蔬菜面积39万亩,技术人员通过多年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应对水灾的有效措施。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通过推行该办法,完全实现了将水灾成灾后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并且能够最大  相似文献   
66.
菠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其毒死蜱残留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消费者的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GC-NPD)测定毒死蜱残留量,研究了硝酸稀土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喷施农药之前2d还是喷施农药之后2d喷施硝酸稀土,不同的硝酸稀土对菠菜中的毒死蜱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且随着喷药后时间的延长,毒死蜱在菠菜中的残留量逐渐减少。不同时间喷施硝酸稀土,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的效果存在差异,药后喷施的效果优于药前喷施。在硝酸稀土种类的选择上,首先选择对毒死蜱降解效果好的硝酸铈和硝酸钕,其次选择常乐益植素和硝酸镧。根据稀土农用的安全性分析,参考植物性食品中稀土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选择硝酸稀土作为农药残留降解制剂用于蔬菜安全生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人类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7.
<正>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患病犬的排泄物、分泌物均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或是呼吸道使健康犬患病。一、病原特征导致犬感染该病的病菌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其形态短小且多样,并具有以下特征:好氧,含有大量脂质,不存在芽孢及鞭毛,抗酸性突出,  相似文献   
68.
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其功能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液体石蜡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某具有有机磷生产史的农药厂内的污染泥土中分离到1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不动杆菌属,暂定名为Acinetobacter sp.W2.通过细菌质粒消除法和细菌质粒的快速检测法实验,初步认定,该菌质粒上含有影响其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69.
利用热喷技术对骨粉进行处理,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在饲料中添加热喷骨粉2%的小鼠在体增重、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钙吸收利用率方面均优于添加进口鱼粉和普通骨粉的小鼠。骨粉热喷膨化能有效地改善营养品质并能提高其附加值,对解决当前优质动物蛋白饲料的缺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以植物的生长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作为观测指标,研究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稀脉浮萍(Lemna paucicostata L.)、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水网藻(Hydrodictyon sp.)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S浓度超过1mg.L^-1时,稀脉浮萍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10、100mg.L^-1下,出现负增长。CAT、POD活性变化与细胞受伤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植物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LAS浓度在0-10mg.L^-1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酶活性增加,清除细胞中由于LAS产生的过氧化物伤害;当浓度超过10mg.L^-1时,植物受到明显损伤,甚至死亡。同时发现,CAT、POD活性水平与植物的类群直接相关,被子植物稀脉浮萍的酶活性比蕨类植物满红红的高,藻类植物水网藻酶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