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3篇
  67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三樟黄贡椒是中国十大名椒之一,其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6759 bp。通过重复序列分析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有长串联重复序列5个,长散在重复序列2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159个;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A/U结尾的密码子。本研究明确了三樟黄贡椒叶绿体基因组信息,丰富了辣椒属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并将为三樟黄贡椒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4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关键。剖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存在的培育政策不完善,全育体系尚未形成;培育模式和培育对象单一;培育内容与实际需求匹配度低的现实困境,系统提出优化路径,通过完善培育政策,优化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科学选择培育对象;拓展培育内容,厚植“三农”情怀对当前的培育体系进行优化,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43.
2017年,通过采集浙江淳安1只救助死亡的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个体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使用二代测序及重头组装技术,首次开展海南鳽基因组测序组装,并将其与鹈形目Pelecaniformes中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朱鹮Nipponia nippon、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这四种鸟类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组装测得海南鳽的全基因组,获得基因组大小为1.14 Gbp,重叠群N50指标为77.8 kbp,大片段N50指标为1.95 Mbp,这些指标说明海南鳽基因组大小符合预期,组装质量较为理想;(2)对该个体全基因组从头测序,获得72 Gbp的碱基数据得到约56X测序深度;(3)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海南鳽与白鹭、朱鹮的系统关系更为接近,与卷羽鹈鹕、普通鸬鹚的进化关系较远;(4)在基因的适应性方面,海南鳽享有大量特有的基因,同时与其他夜行性鸟类一样,在感官、神经及昼夜节律调节上与其他昼行性鸟类有较大的分化。本研究从遗传上初步证实海南鳽是一种演化上非常特化的夜行性鸟...  相似文献   
644.
味觉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基本的生理感觉之一,通过味觉来识别食物的性质,可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味觉受体不仅存在于味蕾细胞中,同样存在于睾丸和成熟精子中。近年来,研究者以分子和蛋白水平,从舌到睾丸味觉的相关功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如雄性生殖细胞可利用苦味受体来感知影响精子行为和受精的化学物质。主要介绍味觉受体家族和信号分子,睾丸味觉受体的分布及其信号转导,以及苦味受体介导的睾丸苦味感知等研究进展。以期对精子发生过程的化学感知机制引起关注,同时为研究精卵相互作用的调控机理,以及睾丸的生殖毒理方向研究提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45.
“公司+农户”模式是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的农业发展思路,同时也是企业联结农户的重要方式。禾邦牧业作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导,与农户合作开展“农繁企育”合作,达到了较好的助农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与禾邦牧业合作农户的增收情况,为度量龙头企业助农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为农户增收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46.
厘清区域风沙运动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是研究风沙流的关键,对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乌珠穆沁沙地的风况数据,研究沙地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径数据,揭示该地区风沙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沙地年均起沙风频率为33.8%,平均风速介于3.34~5.40 m·s-1之间,平均起沙风速介于6.46~8.49 m·s-1之间,沙地起沙风频率和风速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2)沙地整体年内起沙风频率和风速春季最高,起沙风向以西南方向为主,WSW风向频率最高。(3)沙地输沙势为19.2~193.7 VU,整体属低风能环境,风况多为锐双峰风况,沙地输沙势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全年沙物质整体向东、东北方向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4)沙地整体以粗沙和中沙组分为主,南部和西部土壤粒径偏粗,东部偏细。沙地北部和东部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粒径组分受外来影响较大。总体而言,沙地北部风沙活动最强,适宜人工建植或铺设沙障固沙。沙地东部栽植防护林,避免沙物质持续东移。  相似文献   
647.
在草型湖泊中,水生高等植物受到湖体内高营养刺激而大量生长。虽然植物的大量生长在短时间内降低了湖体营养盐,提高了透明度,但当水生植物进入衰亡期,其残体在水力和生物的作用下腐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湖水中的富营养化状态。腐解后的植物残体会变成泥炭沉积于湖底,易使湖底升高,水位降低,加速湖泊的沼泽化进程。过多的水生植物残体极容易对水生态的平衡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水生植物残体在湖泊中的分解机制与影响,探究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在植物残体降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为植物残体降解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8.
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产业是高效利用沙区光照等自然资源、推广合理节水用水技术的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沙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日趋增大的资源压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推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鄂尔多斯砒砂岩区相关沙产业企业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企业在农业、加工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发展现状,发现制约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原料抚育程度低、采摘技术设备落后;(2)资源利用率低、种类单一;(3)生产与销售脱节;(4)生态环境被破坏;(5)缺乏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少。今后应加强原料管护,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注重创新研发,适度开发利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649.
土壤施硒对黑豆和黄豆硒质量分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对黑豆和黄豆进行富硒栽培试验,研究硒对黑豆和黄豆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以明显地提高黑豆和黄豆中总硒的质量分数,土壤施硒质量分数为0~25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总硒质量分数可达129~1 118和125~1 092μg·kg-1。土壤中施加硒质量分数为10~100mg·kg-1时,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在硒质量分数为60mg·kg-1时,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8.33%和54.79%,最高增产率为21.61%和28.19%;而后随着土壤中施加硒质量分数的增加,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硒质量分数较低时(10~40mg·kg-1),不利于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的积累,且在硒质量分数为4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均达到最低值,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0.67%和10.92%;随着硒质量分数的增加(60~250mg·kg-1),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多,当硒质量分数为25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积累最多,较对照分别提高1.38倍和1.22倍。由富硒黑豆和黄豆中可溶态硒的提取结果可知,在富硒黑豆和黄豆中,碱溶态酸溶态Tris-HCl态盐溶态水溶态。可见,黑豆和黄豆都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硒能在一定条件下使黑豆和黄豆增产,促进大豆蛋白质的积累,且在酸或碱性介质中更有利于硒的迁移转化,可溶性的有机硒质量分数较高。黑豆和黄豆富硒可大幅提高其营养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富硒大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0.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南极渔业资源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以1990—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南极渔业资源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作为统计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的增长规律、被引情况以及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作者以及国家/地区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可视化图谱。结果显示,南极渔业资源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整体呈现良好的稳定增长趋势。载文期刊分布情况符合布拉福德的文献离散规律,排名前20的中英文期刊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其中《海洋渔业》和《Polar Biology》分别为中英文文献最热门的期刊。在国家/地区合作网络方面,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的国家合作较为密切,美国发文量最高并在合作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南极磷虾与气候变化、南极鱼类与进化、南极重要地理研究区域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趋向于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以及罗斯海区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