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石鲷仔稚鱼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培育,培育水温24-28℃,盐度28-32,pH7.6-8.4,对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发育、分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奇鳍鳍褶起始于头部,绕过尾部,终止于肛门;3日龄仔鱼出现胸鳍;8日龄仔鱼脊椎末端下侧出现放射丝;12日龄仔鱼脊椎末端开始上翘,腹鳍基形成;15日龄仔鱼胸鳍出现软条,背鳍、臀鳍在支鳍骨上方的相应位置分化出软条,尾鳍由圆形转变为截形,腹鳍形成2枚软条;20日龄仔鱼背、臀、尾鳍软条出现分节,腹鳍形成4枚软条,透明,无色素,尾鳍呈长截形,鳍中部略有内凹;30日龄稚鱼各鳍鳍条数目已发育完全,尾鳍鳍条出现分支,胸鳍和尾鳍还未有色素分布,背、臀鳍的鳍棘部已全部出现色素,软条部分还未完全着色素,腹鳍已全部着色素;40日龄进入幼鱼期,外部形态和成鱼相似,各鳍鳍条发育完全.条石鲷仔稚鱼胸鳍长与全长呈直线回归关系,且胸鳍长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长,呈指数关系.条石鲷各鳍的发育时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急性低盐胁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存活、血清离子浓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将斜带石斑鱼幼鱼从盐度30(对照组)的水体直接转移至盐度0、5、10、20的水体中,于2 h、6 h、12 h、48 h和72 h检测幼鱼血清中的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和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并记录幼鱼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血清Na~+和Cl~-浓度随盐度增加显著上升(P0.05)。盐度0组和对照组血清Na~+浓度随实验时间变化不大,较稳定(P0.05);而盐度5和盐度10组血清Na~+浓度在6 h降低,随后升高并保持稳定(P0.05);盐度20组血清Na~+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出现显著波动(P0.05)。随时间延长Cl~-浓度在盐度0组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在盐度5、10和20组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K~+浓度在盐度0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随时间延长K~+浓度在盐度0组先升后降(P0.05),而在盐度5、10和20组以及对照组则先降后升(P0.05)。GH水平在盐度20和对照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随时间延长GH水平在盐度0、5和10组呈先下降至6 h处达到最低点,而后上升的趋势(P0.05),而在盐度20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PRL在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延长各试验组血清PRL水平先下降后上升至12 h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P0.05),最后趋于稳定。COR水平在盐度0、5和10组显著高于盐度20和对照组(P0.05)。随时间延长在盐度0、5和10组的变化规律与PRL水平类似,而在盐度20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随时间延长在盐度0组幼鱼死亡率逐渐升高,72 h内全部死亡;盐度5组幼鱼在实验期间仅有极少数死亡,而其它组幼鱼无死亡情况,这表明斜带石斑鱼幼鱼能够适应在盐度低至5的急性胁迫下存活,但在淡水急性胁迫条件下不能长时间存活。  相似文献   
33.
梭鱼仔、稚、幼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在光镜下系统观察了出膜后1~39 d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仔、稚、幼鱼各期的消化系统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温20~22℃时,梭鱼受精卵经50~54 h孵化,初孵仔鱼消化道仅由一条原始的消化管组成。孵出后第4天,上下颌形成,卵黄囊被吸收,消化管盘曲,第一盘曲处形成胃雏形,第二盘曲处及之后形成前肠和后肠,肛门形成并与外界贯通。孵化后第7天,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油球渐小至消失,孵化后第8天,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肠、直肠以及肝和胰等,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摄食营养过渡。此后,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胃黏膜层的褶皱数量增加,管壁增厚,内腔增大。稚鱼后期,梭鱼苗各鳍初步形成,分化出鳍条,孵化后18 d,幽门盲囊形成,胃腺出现,标志着稚鱼开始消化外源性蛋白,同时,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肌层增厚,肠道分段、盘曲,稚鱼食性开始向植食性转换。在此以后,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结果表明,梭鱼消化系统的发育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完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34.
对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红鳍笛鲷L.erythopterus和紫红笛鲷L.argentimaculatus及不同生长阶段千年笛鲷的含肉率、肥满度、比肝重及其肌肉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笛鲷的含肉率差异极显著,肥满度、比肝重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较小,而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千年笛鲷而言,其差异明显。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千年笛鲷。不同生长阶段的千年笛鲷,随着鱼体的生长,其含肉率增加,肥满度和比肝重降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和灰分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5.
驼背鲈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其它鱼类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在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中,亮氨酸(Leu)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6.03%。  相似文献   
36.
该病俗称膨胀病或打转病。是人工养殖石斑鱼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造成严重损失。此病全年可见,以7-10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翌年3月发病最多。各年龄均可发病,尤以200-500克的石斑鱼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发病后2-7天内会死亡,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37.
渔事提醒     
鳗鱼 一、养殖和管理 夏秋水温高,时间持续较长,鳗鱼和其它水生生物生长速度较快,因而饵料投喂也多,有时投饵过多,不但影响鳗鱼健康,也会污染水质,导致发生疾病的频率增高,日本"鳗鱼"节后,国际市场鳗鱼销售减少,除部分当年上市的鳗鱼外,翌年上市鳗鱼按生长需要合理投饵,调整不同规格,分塘养殖,并在饲料中增加一些维生素.  相似文献   
38.
4种石首鱼耳石形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研究了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丁氏(鱼或)Wak ting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耳石的形态特征和微结构,总结了4种鱼耳石形态的异同鉴别特征.结果表明:矢耳石呈长圆形或者盾形,基叶、翼叶、后基叶、副基叶以及中央突均不发达,主凹槽明显且贯穿整个耳石,背面具数个圆形晶状突或尖形晶状突或两者兼有.星耳石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发达,为粗壮突起,四周边缘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叶形晶状突,为宽叶形或窄叶形.黄唇鱼、大黄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微耳石略呈纺锤体形,丁氏(鱼或)的微耳石略呈长方形.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的平均长高比分别为1.259~1.890、1.332~1.531和0.643~0.716.矢耳石长占体长的比为4%~6%,矢耳石高占体长的比为2%~5%.矢耳石仅有1个中心核和1个原基,星耳石大部分具1个中心核和1个原基,但也有少数具有1个以上的中心核或原基.  相似文献   
39.
有关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资料不多,1980年以前,日本开展过几次小规模的金枪鱼人工繁育和仔稚鱼培育试验,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几个诱导金枪鱼产卵和养殖计划。日本对在海上网箱蓄养的黄鳍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亲鱼进行催熟并产卵。2004年底,在巴厘岛的陆基水槽中,成功使养殖金枪鱼产卵,并发表了描述该鱼仔稚鱼发育的文章。  相似文献   
40.
肉毒碱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毒碱是一种广泛存在在于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载体将活化的脂肪酸转运通过内膜进入线粒体腔,从而保证了脂肪酸在线粒体内β-氧化的正常进行。肉毒碱在畜牧、水产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肉毒碱的营养生物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