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41.
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分布于我国通海河溪以及日本与朝鲜半岛,其肉质细嫩,清香独特,自古被视为水中珍品。香鱼为洄游性一年生鱼类,海水育苗,淡水中养殖,目前国内香鱼人工养殖和育苗已产业化,浙江和福建的香鱼繁育和养殖产业为国内  相似文献   
42.
在水温(12±1)℃和盐度24.3±0.61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鱿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设置饥饿5、10、15d及连续饥饿4个水平,并设正常投饵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投饵,整个实验历时30d,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鮸幼鱼全长、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鮸幼鱼在饥饿状况下存活时间23d。实验结束时,饥饿5d和10d处理组鮸幼鱼全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投喂对照组(P〈0.05)。在饥饿期间,连续饥饿组鮸幼鱼的耗氧率先下降又上升;排氨率前期显著升高,5d后达峰值,然后逐步下降;鮸幼鱼的O:N比值先下降,10d后达谷值,然后不断升高,20d后迅速升高到30.347。饥饿结束时,各饥饿组与投喂对照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鮸幼鱼耗氧率除饥饿5d和10d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排氨率除投喂对照组和饥饿15d组差异不显著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O:N比值差异显著。可见,饥饿后恢复投喂的鮸幼鱼具有补偿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43.
棘头梅童鱼幼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棘头梅童鱼幼鱼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幼鱼的适宜生活盐度范围为5‰~29‰,极限生存盐度范围为2‰~42‰。对盐度的突变适应能力很强。在试验条件下,水温上下限分别为35.0℃和7.8℃。棘头梅童鱼幼鱼对淡水的耐受在20min以内。  相似文献   
44.
香鱼仔鱼摄食轮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进行了香鱼仔鱼摄食轮虫的试验研究。育苗池轮虫的密度保持在5个/ml以上时,仔鱼全部饱食;随着仔鱼个体的长大,每天摄食轮虫的数量不断增加;17℃水温下,开食第二天每尾仔鱼约摄取250个轮虫;全长2.0cm时,每尾仔鱼每天约摄食950个轮虫。若孵化出100万仔鱼,则育苗前期应准备轮虫26亿左右。  相似文献   
45.
以条石鲷幼鱼(初始体重5.46 g)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盐度(17.5‰,22.5‰,27.5‰,32.5‰,37.5‰和42.5‰)和不同温度(18℃,22℃,26℃和30℃)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和温度对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分配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在盐度为22.5‰,温度为22℃时,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率、摄食率、吸收率及生长能分配率均达到极大值,而排粪能、排泄能及代谢能分配率则处于较低水平。即在盐度22.5‰,温度22℃时,条石鲷幼鱼分别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此时的饵料系数最低,生长最快,是条石鲷幼鱼的最优养殖条件。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00C=7.97F+8.66U+26.47G+56.90R(盐度22.5‰);100.00C=11.52F+6.13U+18.96G+63.39R(温度22℃)。研究发现,条石鲷幼鱼属于高代谢、低生长型鱼类。  相似文献   
46.
目前,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沿海各省份都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1].为了将海上风电场与水产养殖相融合,实现海上风电良好经济效益和渔业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合作,开展浅海风电场海域围网牧渔设施和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内...  相似文献   
47.
温度和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受精卵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温度和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胚胎孵化率、幼体畸形率和幼体成活率的影响,拟合了温度与胚胎发育的线形关系,观察了胚胎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等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2.2℃~ 24.1℃、盐度31.0‰~ 41.2‰时,胚胎孵化率、幼体成活率均较高且畸形率较低;胚胎孵化温度与孵化时间的关系为:H=0.1199T2-6.6335T-118.79(R2=0.9581);盐度低于26.4‰,受精卵沉于水中,高于这一盐度则漂浮水面。初孵仔鱼在海水中的分布和受精卵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8.
海水养殖动物致病弧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海水鱼类养殖的不断扩大,鱼类病害频繁发生,对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以弧菌病最为严重.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研究已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9.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属鲻形目(Mugiliformes)、鲻科(Mugilidae)、梭属(Liza),在温州俗称"黄眼鲻".梭鱼不作长距离的洄游,是一种地方性鱼类,栖息于水深不超过10m的近岸浅海地带,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沿海,在江河口咸淡水地区也有分布.梭鱼适温范围为-0.7℃~3...  相似文献   
50.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水温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和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7、20、23和26 ℃组受精卵都能孵化,且孵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29 ℃组胚胎发育到神经胚期后停止发育。20 ℃时,各平行组间孵化率差异最小,且 20 ℃组与23 ℃组孵化历时与积温都相差不大, 表明20~23 ℃为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适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