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995至2004年全球金枪鱼年产量约维持在4.0×10~6 t,其中65%来自太平洋,而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年产量约1.2×10~6~1.3×10~6 t,占太平洋年总产量的46%~50%,因此中西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产区~([1-3]).  相似文献   
32.
产学研结合培养海洋渔业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党的十七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文章在分析产学研结合对培养创新型海洋渔业人才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探讨产学研结合对教学改革的促进,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3.
2003年8、12月和2004年2、5月对放鸡岛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以及浮游幼体12个类群共59种,其中浮游幼虫和水母类种类最多,分别为21种和13种。浮游动物群落可分为广布种、暖水性外海种和近岸低盐种3个生态类型。放鸡岛北侧近岸水域分布密度较高,而南侧外海水域分布密度较低。8月份平均个体密度最高21619ind./m^3;12月份平均个体密度最低2370ind/m^3。桡足类和浮游幼虫是全年的优势类群,平均占到总体的67.56%和18.66%。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变化是5月〉8月〉2月〉12月。  相似文献   
34.
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围网最主要的作业海域.我国金枪鱼围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当前已初具规模,大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拥有金枪鱼资源的太平洋岛国其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我国金枪鱼围网船都是引进的二手船,在船只的保养、使用及船员的配置、管理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作业生产,并对远洋渔业公司的收益和长远发展不利,文章就新形势下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科学管理提出了建议,以期使我国的金枪鱼围网渔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5.
多环芳烃是广泛分布的环境致癌物。红树林特殊的陆海交界生态系统使其成为世界上四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本文概述了红树林的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红树林生态系统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现状,指出多环芳烃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降解规律应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亚硝酸盐对文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亚硝酸盐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在水温(25±1)℃条件下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的水体中96h LC50为262 mg/L。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水体中的安全浓度为26.2mg/L。当亚硝酸盐浓度达210.52 mg/L时,第28天开始有文昌鱼出砂。当亚硝酸盐浓度达215.36 mg/L时,96 h开始有文昌鱼死亡。[结论]文昌鱼出砂率在相同时段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文昌鱼出砂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同时段文昌鱼存活率随着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文昌鱼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37.
机织单死结锦纶网片不同定型方向的断裂强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国家有关测试标准为依据,采用裂区模型实验设计方法,对多种系列机织单死结锦纶网片试样进行测定,数据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网片纵横向之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差异性,找出了影响网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机织单死结网片采用横向定型时,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大于采用纵向定型。  相似文献   
38.
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 通过一周年的连续季节性独立站点底拖网调查进行长肋日月贝采样(794个), 测定生物学性状、统计渔获量并进行资源评估, 研究其形态性状与质量的关系、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偏相关影响依次为壳长>壳宽>壳高>铰合线长, 其中壳长、壳宽和壳高是决定质量性状的主要因素, 软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分别占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约50%。生长研究表明, 夏季主要是贝壳的生长, 春季主要是软体部分的生长。长肋日月贝为雌雄同体, 在一年中多次产卵。该资源于北部湾主要分布在20~50 m水深的20°15?~21°15?N、108°~109°′E海域, 底质以泥、泥沙和沙泥为主, 在空间上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 由南向北呈递增趋势, 由西向东先增后减。资源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以夏季为最高, 春季至冬季的平均资源密度依次为8.72、13.93、9.82和5.90 kg/km2。对表层水温、盐度和浮游生物密度等环境因子的遥感数据分析表明, 表层水温对资源分布的影响最大, 相关系数达0.972, 与其余两种参数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9.
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摄食习性和营养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8年11月—2009年9月期间对南海北部湾拖网渔获物中二长棘犁齿鲷采样所得的生物学资料以及胃含物分析相关数据,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食物组成、摄食习性、营养级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二长棘犁齿鲷在北部湾海域广泛摄食,包括中上层鱼类、底栖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鉴定到种的饵料生物有23种,以鱼类为主要饵料生物,占79.74%,主要有麦氏犀鳕、康氏小公鱼、粗纹鲾等,其中麦氏犀鳕所占比例最大,每月均有出现,为58.38%;甲壳类和头足类分别占10.86%、6.97%;根据IRI%分析可知,体长在30~59 mm时主要以小型饵料生物浮游动物为食,而60 mm及以上个体则主要以大型饵料鱼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有食性转换现象;饱满指数(RI)有显著的体长变化(P0.05),随性腺发育变化也较明显(P0.05);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的范围为12.009×10-3~16.007×10-3,营养级随体长和月份的变化均不显著,根据饵料质量百分比及δ15N估算得出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营养级平均值分别为3.1和3.7。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pH、盐度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25±1)℃条件下,找出了文昌鱼在高低pH和高低盐度水体中96hLC50分别为:pH为5和10;盐度为17.5‰和47.5‰。pH和盐度对文昌鱼出砂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均呈典型的V字型,影响的方程为二项式方程。文昌鱼出砂率和死亡率与pH值和盐度变化均为高度相关(r>0.8)。随时间延长,文昌鱼活力降低,体色加深,出砂和死亡数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