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对几种抗球虫药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对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采用尼卡巴嗪、氯苯胍、球痢灵、地克珠利和常山酮5种抗球虫药,对由晋球1号球虫疫苗虫株复制的病鸡进行防治试验,通过相对卵囊产量(ROP)、相对增重率、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对盐酸氯苯胍无抗药性,对地克珠利有轻度抗药性,对常山酮、球痢灵、尼卡巴嗪有部分抗药性,它们的抗球虫指数为187.46~246.75,达到了抗球虫效果.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纯化方法,采用低速离心去除单细胞、差速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纯化上皮细胞,并对培养细胞的纯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1200r.min-1 5min的离心条件,利用贴壁差细胞种植1.5h后倒瓶的方法可去除部分单细胞和大部分纤维细胞,细胞种植第3天~第11天纯度可达72.00%以上。提示低速离心结合差速贴壁法可达到纯化盲肠上皮细胞的目的,可为试验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3.
为选育制备弱毒疫苗所需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早熟株,以临床表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小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死亡率、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总产量和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E.necatrix早熟株与亲本株的致病性和繁殖力。结果表明该早熟株与其亲本株相比,早熟株的致病性降低了,接种相同剂量时早熟株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高于亲本株,病变记分、血便记分和死亡率均低于亲本株;早熟株产卵高峰提前,繁殖力下降至亲本株的55%左右,符合球虫早熟疫苗株的特性。  相似文献   
74.
复配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3株大肠杆菌标准株和2株地方分离株,选择氯霉素、乳酸环丙沙星、利福平、磺胺-6-甲氧嘧啶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和抗菌增效剂舒巴坦钠、TMP进行药敏试验,比较几种药物单一或与增效剂合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均无耐药性,其它的药物不同程度耐药;(2)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体外抑菌效果明显,3﹕1配比抑菌效果最好,表明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具有增效作用,舒巴坦的增效作用优于TMP。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了解绵羊肺炎霉形体在山西省雁北地区的流行状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对雁北地区的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的12个县,随机抽取96份血清样本,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共检出37份阳性血清,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总体平均阳性为38.54%,其中忻州市阳性率最高,为44%,朔州市最低,为25%;县(区)阳性率以大同市浑源县最高,达66.7%;饲养方式、环境卫生、动物年龄等对本病的感染均有影响,其中舍饲羊阳性率达50%,高于总体平均阳性率和半舍饲阳性率。结果提示,山西省雁北地区绵羊肺炎霉形体阳性率较高,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较差为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76.
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盲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对鸡盲肠黏膜的损伤机理,为鸡球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E.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鸡,于感染后不同时间段取盲肠组织,运用常规病理组织学、超微病理学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感染E.tenella病鸡肓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腺上皮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鸡感染E.tenella的第2天,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即开始增加,感染后第4~6天是病变最严重且具有特征性的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后段盲肠黏膜深层严重出血,大最黏膜上皮脱落,严重者可见整个黏膜几乎完全脱落,肠腺破坏,其表面被覆盖大量脱落的变性、坏死的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残存的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腺上皮细胞凋亡速度加快,大多数上皮细胞处于凋亡状态,凋亡指数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凋亡细胞体积缩小,细胞线粒体肿胀,严重时破裂成大空泡,染色质致密边集或断裂成核碎片,形成膜包裹性凋亡小体.结果提示E.tenella感染鸡后盲肠上皮细胞凋亡加重,以裂殖生殖阶段最为明项,且与损伤程度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作者对布病的流行概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介绍了目前布氏杆菌的主要分离、诊断和防制措施进展。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雁门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及危害情况,科学制定适合黄土高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措施,本试验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试验,对雁门关地区牛血清样本665份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330份,可疑血清55份。经过对阳性牛的分析,结果发现,病例多发生在荷斯坦牛及舍饲、卫生条件一般、未经过引种检疫的山区、居民区养殖的牛中。  相似文献   
79.
按光照时间不同分为四组:试验Ⅰ组(14h)、试验Ⅱ组(15h)、试验Ⅲ组(17h)、对照组(16h)。每组80只,各组饲养管理相同,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果:产蛋率和总产蛋重Ⅲ组最高,与Ⅰ组、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Ⅲ组产蛋率为8100%,比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分别高365%、443%、326%。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Ⅲ组最低237∶1,与Ⅰ、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蛋重四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Ⅲ组最好,盈利分别比Ⅰ、Ⅱ组和对照组高:1108%、1239%、1475%。光照17h的Ⅲ组,产蛋率、产蛋重、料蛋比显著优于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因此,产蛋鸡在产蛋中期、后期采用17h光照可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0.
在以往的许多有关家畜呼吸道疾病的论述中,许多人认为环境因素在病因学上有重要地位,尤其肯定了气候因子的重要性,并通过很多实验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