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51.
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养殖推广中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山东青岛、浙江湖州和广东番禺等地选定32个养殖户进行吉富尼罗罗非鱼推广试验,分别以当地养的尼罗罗非鱼“78”品系、“88”吕系及尼奥发交钱赤对照,比较研究了各项养殖性能。(1)吉富鱼的绝对增重率分别比三种对照鱼快22.4%17.6%和26.0%;瞬时增重率分别比三种对照鱼快12.1%、9.5%和7.7%;差异都显著。(2)平均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高6.8%、6.2%和1.5%;但吉富品系同“88”  相似文献   
52.
长臀鮠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斌  叶卫 《水产科学》2007,26(1):31-34
催产4龄亲鱼,催产药物为LHRH-A,DOM,CPE,催产率66%,孵化率20%;长臀鮠成熟卵圆球形,透明,卵径平均(1.10±0.20)mm,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孵化分为胚盘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期、器官分化阶段和孵化等7个阶段,当水温26-29℃时,孵化时间为96h10min。  相似文献   
53.
罗非鱼主要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组方法和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在水泥池和网箱2种不同放养环境中,计算了罗非鱼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相对于F2代在各生长性状上均表现出更强的杂种优势。各性状的优势程度也有所不同,F1代群体平均优势在15·1%~30·6%之间,F2代则有所降低,在7·6%~15·3%之间。结果说明,罗非鱼各生长性状在F1代均表现出超中亲优势,但在F2代则表现出负向群体超亲优势。(2)各生长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杂种优势都存在明显的环境差异,表现为在网箱内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而在水泥池环境中杂种优势效应则相对较弱,表明在对罗非鱼的杂种优势利用中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雀鳝,俗名花鳄、短嘴鳄鱼火箭(Lepisosteus oculatus)。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墨西哥地区。雀鳝因其体色鲜艳,全身具花纹,体形奇异。因而成为国际上比较名贵的一种淡水观赏鱼。天然苗种少,价格贵。市场供不应求。在我国。雀鳝鱼苗一直全靠从国外进口。2004年夏季。作者对饲养在嘉禾水产研究所池塘的雀鳝成鱼培育至性成熟。并对这些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出一批仔鱼,进行了初步的人工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进行3种不同施肥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施磷肥的效果最好,5年后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年均增长17.11 m~3/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增加立木9.04 m~3/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增长2.38 m~3/hm~2。  相似文献   
56.
杂交条纹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卫  符云 《科学养鱼》2000,(10):21-22
杂交条纹鲈于 1993年由广东省引进养殖。经试养表明,杂交条纹鲈与我国现有鲈科养殖品种相比,具有体型和体色好看,肉质好而有特殊香味,商品价值高等优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目前在广东、福建等地已有小规模养殖,其他省市也纷纷引种试养。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杂交条纹鲈养殖和繁殖方面的实践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条纹鲈体侧扁,呈纺锤形。鳞片呈银白色,比其它鲈鱼大。整个体色除背部的小部分呈青灰色外,体侧和腹部都呈银白色,侧线上下都有纵向排列的黑色条纹。纯种条纹鲈体型较长,体长与…  相似文献   
57.
用7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及其正、反交群体共12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正交群体和反交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0、1.4、5.3和2.7,平均PIC值分别为0.557、0.099、0.590和0.497,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05、0.071、0.826和0.883,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22、0.117、0.684和0.598,杂合子偏离指数(D)分别为-0.146、-0.241、0.215和0.522。结果表明,正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两个亲本群体都高,反交群体介于两个亲本群体之间;正交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也高于两亲本群体,反交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介于两者之间,但实际观测杂合度却最高;两亲本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而杂交群体则存在杂合子增加的现象,尤其是反交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大量增加。卡方检验表明,正交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较少(3个位点),而其他3个群体大部分位点均偏离平衡,存在遗传漂变现象。4个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具有显著性(FST为0.081-0.610,P〈0.01)。UPGMA系统树显示,正交种与尼罗罗非鱼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正交群体受亲本群体的影响最大,其生长优势除了性别因素外,遗传因素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min均有效,以5 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  相似文献   
59.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的遗传分离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8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1对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中存在差异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共检测出59个等位基因,包含32个尼罗罗非鱼和24个萨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F1观测杂合度(Ho=0.998)大于 F2(Ho=0.739), F2有效等位基因数(Ne=2.4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497)与 F1的(Ne=2.45、PIC=0.489)相似.F1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杂合基因型.F2中位点等位基因分离情况各异,通过卡方检验,有18个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P>0.05),2个位点GM145、UNH003表现为偏离孟德尔遗传(P<0.05),1个位点GM276不分离.在18个孟德尔遗传位点中, F2中尼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频率为48.3%,萨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频率为47.7%;基因型出现F1型、尼罗罗非鱼型、萨罗罗非鱼型的比例分别为58.2%、19.9%、21.9%.结果表明, F2较好地继承了F1的遗传杂合性,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  相似文献   
60.
对中国主要养殖的尼罗、奥利亚、莫桑比克、杂交种尼奥(尼罗&#215;奥利亚)、奥尼(奥利亚&#215;尼罗)和红罗非鱼(莫桑比克&#215;尼罗)的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探讨罗非鱼种间亲缘关系和种类鉴别标记。6种罗非鱼中大部分个体均获得长586-708bp的基因序列。其碱基组成GC含量为47.7%。序列分析表明,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个体分为2个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的碱基差异为1个碱基,其余几种罗非鱼均只有1个单倍型。其中,尼罗和尼奥、奥利亚和奥尼的单倍型序列相同,但种间核苷酸序列差异达4.3%-7.7%。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这6个(杂)种分为3个组:尼罗-尼奥,红罗-莫桑比克和奥利亚-奥尼罗非鱼组。其中前2组亲缘关系较近,与后1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C01可作为罗非鱼种类判别和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