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暗纹东方鲀精、卵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早期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暗纹东方精、卵结构和精子早期入卵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结果:精子为鞭毛型结构,头部两端呈椭圆长柱形,核凹窝较深,颈部含8个线粒体,尾部微管束为“9+2”结构,双尾丝裸露;卵为圆球形,卵膜表层有许多嵴、沟、微孔和一个受精孔;受精方式为单精或多精入孔入卵,单精受精。本文还对受精方式、人工繁殖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水温(16℃、25℃)、不同给药剂量(10 mg/kg、20 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肌注、口灌)等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药物在蟹血淋巴中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16℃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96.818 mg/(L.h),Cmax6.54μg/mL,t1/2α0.851 h,t1/2β95.415 h;25℃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68.457 mg/(L.h),Cmax7.12μg/mL,t1/2α0.58h,t1/2β88.833 h;25℃时以2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55.612 mg/(L.h),Cmax11.045μg/mL,t1/2α5.239h,t1/2β88.378 h;25℃时以10 mg/kg剂量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86.525 mg/(L.h),Cmax3.469μg/mL,t1/2α8.071h,t1/2β61.842 h。不同条件下,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恩诺沙星的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各种给药条件下的蟹血淋巴中均能检出,但含量均处于较低值,且药-时数据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表明恩诺沙星在蟹体内只有极少部分代谢为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3.
<正>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适宜生存水温为18~35℃。江苏扬州的高邮市、江都区是全国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区,有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13万公顷,年产罗氏沼虾5.6万t,养殖效益4.9亿元。罗氏沼虾适宜养殖时间为5月中旬至10月底,其余时间塘口基本闲置。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和高邮  相似文献   
14.
<正>混养或轮养是我国池塘养殖模式中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方法,极大限度地发挥了池塘水体的生产潜力。而生物拮抗则是通过一种生物的物质或生物活动,抑制、排斥和抗御另一种生物的物质或微生物活动~([1]),虾鱼混养或轮养正是利用生物拮抗作用发展而来一种新型高效模式~([2-5]),通过虾塘中混养鱼类掠食病虾、死虾,阻断病原链式传播,体表分泌的粘液抑制危害对虾的病原生物,防止虾病的蔓延~([1]),这已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繁殖周期及次数主要取决于产卵类型,而产卵类型则与其性腺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1-2],即使是一些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人工条件下,通过生态调控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6]。这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人工繁殖的效率,以及反季节育苗都具有重要意义。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特种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水产养殖结构不断调整,江苏扬州地区近年来鳜鱼养殖发展迅猛,除混套养以外,池塘精养规模达1.8万亩(不含配套饵料鱼池)、年产量0.5万吨以上,居全省各地区的前列。然而,在池塘精养发展中,鳜鱼病害日趋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又称虹彩病毒病),该病流行季节为6月下旬-9月中旬(中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病的防控成为决定生产盈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红水泡金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鱼养殖作为庭院经济一个易于推广的特色项目,占地面积不大,生产投入不多,生产季节也只有半年时间,但效益却比较显著。扬州市维扬区双桥、梅岭一带居民利用屋顶砌成金鱼池饲养金鱼,每平米产出可达百元以上,每户养殖150m^2左右年收入可增加1.5万元。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金鱼产品需求旺盛,农民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劳力和自然资源养殖金鱼,也不失为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乃至发家致富的一条渠道。  相似文献   
18.
低聚壳聚糖对建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壳聚糖加入建鲤饲料中,探讨其对建鲤的促生长效果,以及抗病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都是  相似文献   
19.
国内渔药使用现状、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最直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因此在我国病害防治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养殖品种众多,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因而我国也自然成为渔药生产、使用的大国。我国渔药的种类较多,使用范围较广。但渔药使用的不规范或滥用和错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某些渔用药物在水产品内的残留,严重威胁了水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滥用渔药对环境的污染,防碍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针对我国渔药使用的现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旨在为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鱼流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在采用添加150 mg/kg剂量的止痢草提取物饲料投喂3周后,对罗非鱼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在其攻毒168 h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经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并具典型症状的罗非鱼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与自然发病的病理变化相似。患病罗非鱼的肝脏、鳃等组织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浊肿、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超薄切片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线粒体内嵴受损严重。病变最严重的区域,组织细胞坏死崩解成一片无结构的物质。推测肝脏、肾和鳃是病原体感染罗非鱼的主要靶器官,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肝脏、鳃发生了严重病变。线粒体是罗非鱼的重要产能结构,其功能也遭到破坏,这些可能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但从病理切片中可以看到,饲料中补充止痢草提取物后,其病症有明显缓解或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