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4篇
  34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研究天山北坡典型荒漠区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于荒漠区草畜平衡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1990,1999和2008年同时相TM/ETM+遥感影像,经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后,基于荒漠植被指数特征和垂直地带性特征,进行了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研究了阜康市典型荒漠草地、农田等地物近20年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面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经辐射校正后的NDVI与实际地物情况更接近,大致呈高山草甸>农田>温性草甸>平原荒漠>山前荒漠的规律;2)近20年间农区面积大量占用平原荒漠草地和山前荒漠,新增农田面积296.3 km2,是1990年耕地总面积的1.54倍;3)高山冰盖消融随即转变成为高山草甸类型的趋势明显,20年间减少冰雪区74.7 km2,是1990年冰雪区总面积的0.345倍,这也印证了近20年来全球变暖的说法。  相似文献   
82.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  相似文献   
83.
将自然保护区、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边缘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农牧民,移往自然环境条件较好、公路交通及通讯发达、接近城镇的地区,不但可以改善和提高这些居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对迁出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自然繁殖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生态脆弱的新疆地区,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无疑是解决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困难的最佳选择。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政策对缓解塔里木河中游生态质量恶化,维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机,改善生态环境现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发展当地经济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作者于2004年5月,2006年5月和2006年10月三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阐述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现状,揭示了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移民对维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机,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发展当地经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新疆作为中国农业用地较多和后备耕地资源较大的省区,在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中具有突出地位。渭库绿洲是新疆最典型的荒漠绿洲区,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及新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深入了解该绿洲耕地分布及其变化过程,对指导该绿洲农业发展,保障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遥感资料为数据源,选取动态度、区位指数和板块密度等地理计量模型揭示渭库绿洲近21 a来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1)近21a年渭库绿洲耕地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耕地面积从1994年的2 488km2增加到2015年的3 931 km2,研究期间增加了1 443 km2,耕地面积的比例从17%上升到26%,年均变化量68.71km2,年均变化率2.7%;耕地扩展中心逐渐由绿洲中上游转移到下游,并延伸到绿洲外围,主要表现以耕地为主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非农业用地增加,以及盐渍地和水域大面积减少;(2)从区位指数来看,各县的区位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新和县的耕地区位指数均排在第一位,耕地聚集程度远高于全区平均和其他地区,沙雅县的耕地区位指数位于第二,聚集程度也高于全区平均值,库车县的耕地区位指数最小。【结论】经过近21 a的耕地扩展,耕地景观由已杂乱破碎斑块逐渐连接成片,耕地景观的优势进一步增加。降水和径流的增加为渭库绿洲耕地扩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气候条件,水利建设与人口增长是影响该绿洲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快速、客观反映区域耕地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差异特征,为耕地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新疆甜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新疆的两个甜菜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培养基激素及浓度配比、外植体的选择及两个基因型的再生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期建立起适合新疆甜菜品种(系)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对不同的灭菌方式、培养基激素组合、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不同基因型甜菜再生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分别对影响甜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后建立了适合新疆甜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结论]确定采用破除甜菜种壳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灭菌效果最明显.通过筛选,确定了甜菜叶柄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激素配比,为MS+6-BA 1.0 mg/L,IAA 0.3 mg/L.对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叶柄的再生能力高于其他外植体,是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来源.新甜486与413两种基因型的再生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6.
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一种重要的害虫,为明确其在新疆的空间分布,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成虫、卵块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及幼虫的序贯抽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空间格局的聚块性指标均大于1,空间分布型为普通群聚型;对低龄幼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50头/样方、置信水平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d1=50n+81n和d0=50n-81n,当百株虫量达到756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7.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以1月龄的扁吻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高锰酸钾、硫酸铜、甲醛、敌百虫、溴氯海因、聚维酮碘、氯化钠7种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出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扁吻鱼幼鱼对这7种药物的敏感性: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溴氯海因甲醛聚维酮碘氯化钠,安全浓度(特伦堡公式)分别为0.043 mg/L,0.376 mg/L,0.436 mg/L,1.64 mg/L,14.2 mg/L,18.8 mg/L和3 480 mg/L。  相似文献   
88.
根据于田绿洲地下水水质分析的结果,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得出如下结论:依据布罗德斯基分类法,提出了研究区共存在Cl·HCO3-Na·Mg、HCO3·Cl-Na·Mg、Cl·HCO3-Mg·Na等共8种化学类型的地下水;HCO3-和Cl-与可溶性总盐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均理想,而CO32-和SO42-与可溶性总盐的相关关系均不明显;(Na++K+)和Mg2+与可溶性总盐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回归方程拟合效果理想,而Ca2+与可溶性总盐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9.
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经口感染原头蚴,观察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6只比格犬分为3组,每组2只,每组感染原头蚴的剂量分别为5万、15万、25万枚/只,感染后40 d开始检查粪便有无虫卵排出.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原头蚴后48 d虫体开始排卵;6只比格犬(Beagle)细粒棘球绦虫人工感染率为100%,其中5万枚组感染的平均荷虫3 457条(成熟2 074条,未成熟1 383条);15万枚组感染的平均荷虫6 230条(成熟3 639条,未成熟2 591条);25万枚组感染的平均荷虫16 238条(成熟11 856条,未成熟4 382条).结果表明,比格犬(Beagle)可以成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0.
探索饲喂棉籽壳对新疆细毛羊精液品质的影响,为在绵羊上应用提供参考。将12只断奶的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对照组(不喂棉籽壳)、试验一组(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218 mg)、试验二组(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436 mg)。3组分圈饲养,10月龄时采用电子采精,间隔30 d采精1次,共采精3次,对精液品质进行评估。试验二组羊的精液品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一组精子活力、活精子率、pH值、射精量、畸形率等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射精量和精子密度都高于对照组和试验二组。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的试验羊精液品质高于不喂棉籽壳组和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组,说明适当饲喂棉籽壳对细毛羊精液品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过量饲喂会导致精液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