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泰国尖塘鳢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尖塘鳢,学名褐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名笋壳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全长可达60 cm,5~6 kg,一般商品鱼规格为0.4 kg.  相似文献   
42.
用 McGrath 和 Solter 的去核方法和改进的胚胎染色体制备技术,研究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的基本方法及吸出的胞质量和极体的有无对去核率的影响。实验表明:(1)小鼠卵母细胞透明带弹性很差,去核操作成功率仅53.8%;(2)制备卵母细胞染色体,无需用秋水仙素等处理,直接经2~3min 低渗处理便可使第2次减数发裂中期染色体充分展开;(3)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时抽1/4胞质的染色体全部去除率(49%)和抽1/3胞质的(54%)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4)注射 HCG 后15~16h 获取的小鼠卵母细胞,只有1/3左右具有明显的第1极体;抽取无极体卵母细胞之卵周隙较大一侧的细胞质,去核率与见极体卵母细胞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3.
笋壳鱼的习性: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对温度的要求较严格:适温15℃~  相似文献   
44.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常见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原为条件致病菌,与其他传染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以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慢性感染为主,加之人们不够重视,因此极易在临床诊断中造成误诊或漏诊。鉴于此,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脐疝是仔猪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是由腹腔内脏器经扩大的脐孔脱至皮下而形成的。一般有先天性脐疝和后天性脐疝之分,平常遇到的多为后天性脐疝。猪脐疝主要发生在2-3个月的幼龄猪,多数因为先天性脐孔增大、闭合性发育不好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坠人疝囊内的肠管就会出现粘连、发生坏死,直接影响到肠管对养份的吸收,直至患猪死亡。  相似文献   
46.
笋壳鱼的习性: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  相似文献   
47.
他,高高的身材,黝黑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精明的眼睛。西装革履,倒也气派,却仍不失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农民,今年四月底五月初,却以盆景专家身份,应邀前往意大利讲授中国盆景艺术,并且一下子轰动了世界名  相似文献   
48.
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是热带、亚热带的优质淡水鱼类,原产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等国,是这些国家经济效益较高的大宗出口到日、韩、新、马、台和港澳等地区的主要淡水鱼产品。该鱼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为淡水鱼之冠。  相似文献   
49.
泰国笋壳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种,属暖水性经济鱼类,是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及科技部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所确定的淡水鱼类最新引进、推广品种。该鱼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是产地国效益较高的大宗出口水产品,是日、韩、新、马、台、港、澳国家及地区进口的主要  相似文献   
50.
通过显微操作,将16~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用适当电压(兔160V、牛120V)和脉冲时间的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卵母细胞的融合;融合后的胚胎体外培养观察发育或移植到同步受体。体内成熟的免卵母细胞操作后存活率为93.7%(1501/1602),融合率为94.3%(1281/1359)。融合卵再用160V40μs电脉冲电激一次,可显著提高其卵裂率(75.9%比18.2%,P<0.01)。用体外成熟的兔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存活率和融合率分别为78.5%(95/121)和95.7%(88/92),融合胚卵裂率为51.4%(37/72)。初步表明体外成熟的兔卵母细胞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卵。此外,还尝试了用体外受精的牛胚胎和体外成熟的牛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分别为98.0%(50/51)和75.5%(37/49),核移植胚的卵裂率为54.1%(2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