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44篇
  75篇
综合类   483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揭示我国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变为毛竹林和茶园后土壤胞外酶活性(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ies,EEAs)的变异特征及关键驱动因子,以浙江省安吉县的天然林土壤及天然林转变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EEAs及若干环境因子参数,通过冗余分析等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影响土壤EEAs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与天然林相比,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茶园土壤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均显著降低,酚氧化酶(Phenol oxidase,POX)活性均显著升高;粗放经营毛竹林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活性显著升高;集约经营茶园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BG)、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CBH)、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β-1,4-N-acetyl-glucosaminnidase,NAG)活性均显著降低。由以上结果可推知,与天然林相比,茶园土壤氮、磷养分相对充足,毛竹林土壤的磷限制有所缓解,茶园和毛竹林土壤中微生物以惰性碳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此外,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在环境因子中的贡献率最高,是土壤总体EEAs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综上所述,相比天然林,转变后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茶园土壤EEAs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pH作为关键驱动因子解释了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变为毛竹林和茶园后土壤总体EEAs的改变。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新疆南部棉花高产的主要因子,准确获取区域尺度土壤剖面盐分信息。【方法】以南疆阿拉尔垦区为研究区,以田间尺度采集的30个不同盐渍化程度棉田的540个样点的0~0.375、0~0.750、0~1.000 m的土壤剖面电导率数据和对应的电磁感应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分别构建了田间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电磁感应反演模型,并采用缩减建模样本量方法进一步检验了区域尺度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建模方法的田间尺度模型R2在0.88~0.95,而对应的区域尺度模型R2在0.34~0.53。基于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NN)和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建模方法构建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区域尺度电磁感应反演模型R2在0.60~0.85,其中RF模型的精度最高。0~0.375、0~0.750、0~1.000 m土壤剖面电导率的RF反演模型R2分别为0.80、0.85和0.84,相较于线性建模方法的区域尺度模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RF区域尺度模型的样本数量由540个缩减到240个,模型精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采用区域尺度模型,可大幅度降低土壤剖面样本采集数量,从而可显著提高采样效率和降低采样成本。【结论】区域尺度下构建土壤剖面电导率反演模型时,随机森林建模方法效果较优,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处理污染物的现状,以“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或污水”、“畜禽养殖污染”、“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和“抗生素基因”等为关键词,搜索ISI web of knowledg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对2007—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及ARGs等;2)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具有较可观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仍需要深入探;3)研究发现人工湿地综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能力以及评价人工湿地运行效能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本研究可为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要的鱼米之乡,是全国稻虾种养发起基地,誉为中国虾都,名扬海内外。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近47000hm2,水稻种植主要是麦(油)-稻连作和稻-虾种养模式。为摸清我市麦(油)-稻连作区水稻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在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补贴项目支持下,我们在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区进行了中稻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弄清了我市中稻作物产量与三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出了所试区域中稻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养分推荐施用量,为促进肥料养分的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秸秆还田对“鄂杂棉10号F1”始花期无影响,其吐絮期比未盖草延迟1 d,生育期为128 d。秸秆养分的释放有后延效应,但棉花采收期并无延迟,氮磷钾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处理霜前花占89.4%,比氮磷钾肥配施高0.7个百分点。盖草时期为6月中旬,秸秆干重以3 t/hm2为宜。腐熟剂有加快秸秆腐熟养分释放、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氮磷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比氮磷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处理增产128.94 kg/hm2,增幅4.28%。氮磷钾肥配施处理单产为3275.86 kg/hm2,比氮磷配施处理增产452.77 kg/hm2、增幅16.04%,缺钾相对产量为86%,表明钾肥在棉花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点突变的方法对其进行单点、两点和3点突变,成功获得含单点、两点和3点的突变体。设计引物扩增突变体的ORF1片段,将目的片段分别经KpnI和XbaI双酶切进而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成功构建PCV2-pVAX1-Rep真核表达载体。此重组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1编码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正>五步蛇又名尖吻蝮、祁蛇。常活动在潮湿的岩壁、灌木丛和农宅等地。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随着畜牧业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兴起,蛇作为一种肉用和药用价值极大的经济动物被人工养殖。蛇病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蛇体内外寄生虫病是蛇的常见病。蛇体内寄生虫有球虫、隐孢子虫、绦虫(裂头蚴病)、线虫、鞭节舌虫等,其中线虫感染率较高[1],蛇线虫主要有蛔虫、棒线虫、  相似文献   
58.
制备染色、脱水、脱色、透明液。取福尔马林固定的姜片吸虫,清水浸泡后分别移入70%、50%、30%酒精中,虫体受力制薄厚约0.5~1mm,按试验分组进行染色制片。染色时间设为16h、22h、28h,每个染色时间又分16h、22h、28h不同透明时间,共分9组,每组3个虫体重复,以每组虫体器官结构的清晰度为效果评判标准。结果表明:染色16h、22h、28h中的透明22h的清晰度分别以89.6%、83.3%和75%为最高,其中又以染色16h、透明22h时清晰度为89.6%为最高,标本效果最好;三个染色时间内的三个透明时间姜片吸虫的8种器官结构以卵黄腺清晰度均为100%为最高,卵巢、盲肠清晰度最低。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高效马尾松的群落结构特征,以浙江西北重点区域马尾松公益林群落为对象,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在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马尾松公益林进行全面剖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公益林可分为7个类型,其中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多样性较大、生态效益较高;选用常绿阔叶林和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Ⅶ)等2个类型作为优质高效公益林目标类型,并利用相似性分析将除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以外的马尾松公益林类型(类型Ⅰ~Ⅵ)划分为马尾松低效公益林。通过各森林类型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分析,对马尾松公益林从演替理论进行剖析,为低效马尾松公益林分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浙江近海及邻近海区带鱼资源变动与合理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l)是我省、也是全国渔获最高的鱼种,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而以本海区为带鱼的主要产区,渔获量占全国带鱼总渔获量的90%左右.20多年来,本海区带鱼渔获量基本上是持续上升,以1974年的产量为最高,东海三省一市共渔获52.8万吨,其中浙江省捕34.1万吨.之后,出现下降趋势.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试以说明带鱼资源变动与合理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