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3个主要岛礁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潮间带生物标本共35科80种,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藻类植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4%,其中部分属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潮间带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831.31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1867ind/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藻类居首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其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H′)属甚高水平,分布范围在3.32~3.57,平均为3.42;均匀度(J)为0.81~0.87,平均为0.84。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5—2017年南海海域海洋捕捞生产结构调查数据,选取休渔前后渔船日均产量、日均产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拖网渔获率等指标,应用显著性检验与增长幅度综合分析休渔效果。结果表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休渔后渔船日均产量比休渔前分别增加19.21%、49.99%和114.64%;日均产值分别增加0.40%、16.06%和49.14%;CPUE分别增加7.12%、73.30%和110.90%。休渔制度对渔船日均产量影响显著(P<0.05),对渔船日均产值、CPUE、渔获率与渔获结构影响有限(P>0.05)。总体评价,南海海域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对渔民增产效果显著,对改善资源群落结构效果有限,2017年休渔效果优于2015年和2016年。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金枪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现象严重,野生金枪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人工养殖金枪鱼的试验已经在各个国家开展。目前为止,金枪鱼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商品鱼供应依然以海洋捕捞为主。对金枪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捕获方式、鱼肉保存、运输、加工、资源评估、提取物应用等方面,主要为野生金枪鱼捕捞提供技术支撑,对于金枪鱼的陆基驯化养殖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北部湾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进一步对北部湾渔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的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剑尖枪乌贼的最大平均胴长、体质量和优势胴长组、体质量组出现在秋季。雌性个体数量明显高于雄性,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雌、雄性开始分化的最小胴长为56 mm,性成熟最小胴长为67 mm。全年摄食强度不高,以1级为主。幼体终年存在。与1997~1999年和2000~2002年的调查相比较,渔获率的季节间变化显著。该调查中剑尖枪乌贼的出现率和平均渔获率较1997~1999年有所上升,较2000~2002年均有下降,显示该海域剑尖枪乌贼的资源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剑尖枪乌贼资源应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渔船是海洋捕捞产业中的重要载体,船员配备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渔业船舶队伍不断扩大,渔船船员配备标准也在稳步地调整。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船员队伍是促使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世界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原因,积极出台各项渔船船员的安全规定和保障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船员最低配备标准。文章通过对渔业船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渔船和船员配备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梳理了承载力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介绍五种渔业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近海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案,以期探索出一条近海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估方法,为渔业科学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9年6—8月,在水温(30.6±0.5)℃、14L:10D和水面光照度2000 lx下,将青干金枪鱼和小头鲔幼鱼单独养殖在直径5 m、水深2.5 m的圆柱形循环水控温、控光水泥池中60 d,测定养殖前后二者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分析计算其体质量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全长与其他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各个生长指标及肥满度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生物标本共46科64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了总种类数的86%。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02.08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01.67个/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位,栖息密度以多毛类居首位。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在2.58~3.41,平均为2.99,属较高水平;均匀度(J)为0.86~0.96,平均为0.93。  相似文献   
20.
科研管理信息化为优化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行政管理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科研院所来说,是实现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民主、科学、高效、创新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重要机遇,分析和挖掘科研管理信息化民主决策服务功能,对于促进科研院所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决策机制,实现民主、高效的决策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途径,例如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