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春夏季养殖罗非鱼体内食源性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008年2~7月广东省不同区域罗非鱼养殖场为调查对象,定期采样分析罗非鱼体内及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春季罗非鱼养殖环境中共鉴定出8种致病菌,鱼体内共鉴定出6种致病菌;夏季罗非鱼养殖环境中共鉴定出13种致病菌,鱼体内共鉴定出12种致病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是养殖罗非鱼体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夏季食源性致病菌的种类与数量多于春季。[结论]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与养殖区域、水温及溶氧量等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山地区玉米地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培养并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了3个未报道的分离株,分别归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以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入侵重庆巫山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的种类,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以及迁飞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通过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开发的SSR多态位点的统计分析,筛选以粉红泡泡(母本)和白鹤(父本)杂交育种产生的F_1代的优良新品种,以期作为今后开发推广的一种新型种质资源。采用表型分析结合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方式,对杜鹃亲本及F_1代的49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分析。表型性状结果表明,花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4%;叶片绒毛变异系数最小,为25%。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及F_1代聚为7个类群,第1类包含2个个体,第2类包含2个个体,第3类包含4个个体,第4类包含17个个体,第5类包含4个个体,第6类包含9个个体,第7类包含13个个体。分子聚类结果表明,亲本及F_1代共聚成6个类群,第1类包含13个个体,第2类包含7个个体,第3类包含7个个体,第4类包含8个个体,第5类包含15个个体,第6类包含1个个体。据SSR标记的聚类与表型性状聚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从腌干鱼中获取的乳酸菌在细胞内外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测定菌株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提取胞外多糖(EPS)并测定其抗氧化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其结构。结果显示,9株菌的SOD、GSH-Px和CA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44.67、15.26和1.23 U/mg prot,对应菌株为L21、L4和L21;9株菌的EPS产量为(5.71±0.18)~(50.33±1.89)mg/L,L21的EPS最高纯度为56.16%±1.08%。L21中EPS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较高,综合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结构分析发现其含有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u)和半乳糖(Gal)等4种单糖。研究表明,分离自腌干鱼的乳酸菌中,抗氧化能力越强的菌株细胞内表现出越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细胞外EPS的产量和纯度也较高,并且EPS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从中筛选出一株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的L21,可以进一步作为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5.
七种海水鱼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分布与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7种海水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矿物元素含量,并对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同时结合营养素安全摄入上限法(UL)对鱼肌肉中矿物元素进行了营养健康风险分析。结果显示,7种海水鱼粗灰分含量差异不大,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差异显著,黄花鱼粗脂肪含量最高,含水量最低,分别为9.44%±0.29%和71.64%±0.44%,青点鹦嘴鱼含水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为18.56%±0.29%~20.97%±0.32%,差异显著;7种海水鱼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且∑E A A/∑T A A和∑EAA/∑NEAA的比值符合FAO/WHO理想模式,限制氨基酸为Val、Trp、Met+Cys,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57~89.04;7种海水鱼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丰富,且不同鱼种同一元素含量差异显著,K平均含量最大,Na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矿物元素的风险评估显示,珠海采样的鱼类Cu在2~5、6~17、18~44、45~59这4个年龄阶段最大风险指数都大于100%,属于风险不可接受范围,平均风险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以期为海水鱼深加工以及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开发适合水产品快速冻结的安全食品级速冻液配方,该研究以乙醇、低聚果糖、柠檬酸、氯化钙、丙二醇等组成低温速冻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乙醇、低聚果糖、柠檬酸和氯化钙在不同质量分数下的冻结点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冻结点和黏度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速冻液中载冷剂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速冻液的最佳配方为19.9%乙醇、9.5%低聚果糖、3%柠檬酸、5%氯化钙、10%丙二醇。该配方制备的速冻液的冻结点可达-63.50℃、黏度4.64 mPa·s,具有冻结温度低、黏度小的特点,而且配方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可应用于水产品及方便食品的快速冻结。  相似文献   
47.
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势在必行。冻干食品以其优良的营养品质,易流通、贮藏和方便食用,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前处理工艺(切片处理、超声波处理、浸渍处理、涂膜处理等)、冻干工艺参数(预冻工艺参数、干燥条件等)、品质变化(感官、质构、营养、风味、滋味、复水性)和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今后的研发趋势,为水产真空冷冻干燥制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气体比例对气调包装罗非鱼片货架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气调包装中CO2浓度对罗非鱼片产品货架期的影响。分别采用100%CO2(Ⅰ)、70%CO2/30%N2(Ⅱ)、50%CO2/50%N2(Ⅲ)和30%CO2/70%N2(Ⅳ)的气体比例作为变量,主要通过感官评分并结合液汁流失率与色差值、微生物数量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3个关键指标分别评定罗非鱼片的货架期。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气体比例气调包装感官评定的货架期分别为19、22、17和13d,4组样品货架期差异均明显(P〈0.05);微生物指标评定的货架期分别为26、25、20和15d,Ⅰ和Ⅱ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相对Ⅲ和Ⅳ组差异明显(P〈0.05);TVB—N评定的货架期分别为25、23、18和13d,4组样品货架期差异均明显(P〈0.05)。但高浓度的CO2会加速液汁的渗出,因此,使用70%CO2的气调包装能够更好地延长货架期与保持产品良好外观。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和探讨广藿香连作障碍成因及其作用机制,以广藿香扦插苗(2、8周龄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广藿香重茬土壤、枯叶腐解液对其扦插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8周苗龄广藿香扦插苗培育在广藿香重茬土壤和含不同浓度的枯叶腐解液的培养基质中60d,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较对照土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且随枯叶腐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8周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均呈含高浓度枯叶腐解液的土壤重茬土含低浓度枯叶腐解液的土壤对照土的变化规律;丙二醛(MDA)含量也较对照土显著升高,呈含高浓度枯叶腐解液的土壤含低浓度枯叶腐解液的土壤重茬土对照土的变化规律。广藿香植株枯叶腐解物导致的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其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究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对卵形鲳鲹的理化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实验对腌制加工后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盐含量、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升高、而水分含量下降,其中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53.71%±0.97%、61.45%±0.72%和59.29%±1.41%。与卵形鲳鲹原料相比,干腌、超声波辅助腌制、湿腌鱼肉中盐含量增加,依次为(3.29±0.15)、(2.64±0.02)和(2.15±0.11) g/100 g,而在腌制加工后鱼肉的pH值下降。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TBA值增加,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TBA值分别为(0.80±0.07)、(0.55±0.09)和(0.73±0.08) mg MDA/kg,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冻藏保鲜、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分别检测出54、56、62和5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酮类,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作用。研究表明,卵形鲳鲹经3种不同腌制方式加工后,干腌鱼肉水分含量最低,而盐含量和TBA值最高;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醇类相对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本研究可为腌制加工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