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珠江三角洲滩涂资源丰富,水产增养殖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尤其淡水养殖技术处于广东省领先水平。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城市建设及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结果使水产增养殖的可利用空间减少。这些问题正困扰着水产增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从宏观上重视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加强环境综合监控与治理,同时,水产增养殖本身也有进行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必要。  相似文献   
22.
红海湾海域岛礁众多,有礁栖生物220种,它们大多数属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性的适高盐种类,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海珍品种类很多。该湾是广东沿海重要的海洋生物自然生态栖息保护区之一,礁滩增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海水盐度突变对鹿角海萝孢子、孢子发生体和盘状体的影响。释放于盐度为31的鹿角海萝孢子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16、21、26、31、36、39)中进行附着及培育30 d;鹿角海萝孢子发生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24 h)和盘状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5 d)则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 (10、16、31、52、57)中培育20 d。结果表明,鹿角海萝孢子附着、生长发育和存活的最合适盐度范围为26~36;孢子发生体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6~31, 存活合适盐度范围为16~52;盘状体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0~31,存活的合适盐度范围为10~57。这些结果表明孢子不同萌发阶段对海水盐度突变的适应性不同。实验结果为鹿角海萝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我国头足类增养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性地介绍了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的地位、头足类生物学特性、增养殖研究现状、养殖开发前景。重点介绍了曼氏无针乌贼、金乌贼、长蛸、真蛸、嘉庚蛸、短蛸等种类的生态特征、繁育和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5.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江蓠属的2个种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tenuistipitata)和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i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所用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材料分别来自粤东(6株)、粤西(3株)、北部湾(3株)及海南岛(5株),龙须菜来自汕头南澳岛。用6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有5条可扩增出清晰可辩条带。这5条引物共扩增72条带,其中53条(73.61%)表现出多态性。根据Nei等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海南种群外,同一种群中株间相似性达1.000,无任何变异;海南种群各株间相似性在0.899~1.000之间。4个地理群体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相似系数在0.7955~0.8764之间,北部湾与粤东的江蓠细基繁枝变种的相似性最高(S为0.8764),北部湾与粤西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相似性最低(S为0.7955)。龙须菜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2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4630。  相似文献   
26.
调查研究了广东沿海海萝属藻类的种类、分布、生长与繁殖特征。广东沿海以海萝、鹿角海萝为主,扁平海萝仅为局部分布,其中海萝的最高生物量可达2801.1g.m-2。粤西海域资源量小于粤东海域,大亚湾为全省该资源最丰富的海域。海萝属藻类分布于月平均表层盐度不低于20的高盐、高透明度海域,在水平分布上鹿角海萝的外海性特征更明显。海萝主要分布于中潮区,鹿角海萝的垂直分布略低于海萝,海萝属藻体能忍耐退潮干露6~8h的能力。调查表明,海萝属藻类生长季节的表层水温一般为23℃以下,生长中期水温低于18℃时生长快,藻体消长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广东沿岸海萝生殖器官形成于12月至翌年4月,鹿角海萝生殖器官形成于1~4月。  相似文献   
27.
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繁殖季节对中国紫蛤Hiatuala chinensis亲贝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可促使性腺在1周内成熟并自然排放精卵.在水温26.0~28.0℃条件下,卵子受精约30 min出现第一极体,1 h后进行第一次分裂发育至2细胞,5 h后发育至囊胚期,12 h后发育至担轮幼虫期,19 h发育至D形幼虫.D形幼虫培育密度控制在1 ind · mL-1,采用不同饵料种类进行培育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一直投喂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效果最差,幼虫发育至第7天陆续死亡;D形幼虫初期投喂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饵料,从壳顶幼虫期开始混合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幼虫发育正常,壳长平均增长10 μm · d-1,幼虫培育17 d后开始进入附着变态阶段,从附着变态的稚贝开始,培育50 d,幼贝平均壳长可达4 625 μm,壳长平均增长87.5 μm · d-1.  相似文献   
28.
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29.
西施舌稚贝附着基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施舌(Mactraantiquata)隶属于蛤蜊科,营埋栖生活,是颇受欢迎的高档优质食用贝类。自50年代起,国内外先后进行过西施舌人工育苗的研究[1]1),并普遍采用砂作为附着基。但现在的潜砂饲育方式属平面式培育,水体的立体利用率低,而且在稚贝附着...  相似文献   
30.
圆形双浮管升降式抗风浪网箱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沿海网箱养殖 90 %集中分布在 1 0m等深线以浅的沿海港湾 ,而 1 0~ 5 0m的浅海水域几乎未被利用。全省港湾内网箱养殖普遍出现超过养殖容纳量现象 ,导致养殖海区环境富营养化、老化甚至恶化。而事实上 ,近海 1 0~ 5 0m水深的海域都适于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 ,这将有利于改变目前沿岸浅海和内湾养殖超过养殖容量及水域环境恶化的现状。2 0 0 0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列为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同年 ,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先后将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开展抗风浪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