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10~2013 年,在海拔1 800 m 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萝卜生产基地,通过田间调查和黑光灯诱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山萝卜地下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结果显示:高山萝卜常见地下害虫有4 目7 科11 种,其中以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和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Meigen)〕为害最重。高山萝卜地下害虫发生程度与季节有关,小地老虎的为害集中于6 月中下旬及7 月中旬;黄曲条跳甲的为害集中于8 月;灰地种蝇的为害集中于5 月。高山萝卜地下害虫的防治应以小地老虎、灰地种蝇和黄曲条跳甲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62.
一、缉毒犬的选择首先,犬的性情必须适合,必须具备勇敢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很具独立性的特点,并能很清楚地反映在犬的身上,即犬的生性好动、机警,对周围的环境主动探索,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犬必须表现出大胆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63.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蕺菜、臭猪菜、侧耳根、猪鼻孔等,是国家卫健委第一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品种之一,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和止咳润肺等功效.鱼腥草嫩芽尖、嫩茎叶和地下部根茎均可作为蔬菜食用,特别其嫩芽尖和嫩茎叶因脆嫩可口、风味独特而成为芽苗菜的新宠.前期作者已总结了鱼腥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试验探索鱼腥草嫩芽尖和嫩茎叶高效栽培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以甜魔芋芽鞘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芽鞘在培养基MS +6-BA0.6 mg/L + NAA 0.1 mg/L+蔗糖 30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2.3 %;芽分化最适培养基是MS +6-BA 1.5 mg/L + NAA 0.5 mg/L+蔗糖 30g/L,分化率达93.8 %;切割后的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 +NAA 0.1mg/ L+蔗糖 30g/L上,能100%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5.
金凤1号是利用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对来源于湖北省来凤县的凤头姜进行诱变获得的四倍体生姜新品种。密苗型,播种至老姜收获约210 d(天);植株生长势强,适收期株高130 cm左右,分枝能力强,单株分枝数20个左右;子姜灯泡形、肥大,长25 cm左右,宽15 cm左右,肉色黄色,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粗纤维含量1.00%,姜辣素含量6.76 g · kg-1,可溶性糖含量6.31%;单株根茎质量790~850 g,每667 m~2产量4000~4500 kg,田间对姜瘟病、叶枯病、茎基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凤头姜,适合湖北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6.
为评价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体内芋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的魔芋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DAS-ELISA、RT-PCR、荧光定量PCR等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1周,植株出现有明显病征的魔芋,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RT-PCR次之,而DAS-ELISA酶联检测法灵敏度较低。  相似文献   
67.
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藕杂3号莲藕顶芽或侧芽的茎尖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莲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的影响,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5.0 mg/L.  相似文献   
68.
2010-2011年在湖北省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栽培中发现一种新病害,并从该红菜薹新病害发病叶片分离得到了病原菌hctyk1,观察该病原菌的孢子形态,分析了病原菌的ITS序列,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病原菌r DNA-ITS区序列已在Gen Bank上登录(登录号:JQ885954)。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0℃;适宜pH为8;在供试的几种碳源、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浸出液。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73个OTUs隶属于7个门,其绝对优势菌群在门、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分别为厚壁菌门(98.253%)、梭菌目(98.216%)、梭菌科(98.137%)、狭义梭菌属(92.892%)。序列注释发现,梭菌属中绝大部分为具有降解糖类为短链脂肪酸功能的Clostridium colicanis。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分节丝状菌(3.99%)、鲸杆菌属(1.22%)等菌群。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了解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n)的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特性,为其制定种质标准和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测定31尾匙吻鲟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匙吻鲟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脾脏和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进行了分析.【结果】匙吻鲟的主要形态特征:体表裸露无鳞、光滑,背部灰黑色,常有一些斑点夹杂于其中,两侧逐渐变灰,腹部灰白色.头部有一大而长、形如匙柄的吻,眼小.口大,位于吻末端腹面.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尾柄披有梗节状甲鳞.鳍式为背鳍D.37~46、胸鳍P.23~28、腹鳍V.27~34和臀鳍A.25~39.体内骨骼大部分由软骨组成,鳃耙长且排列细密.鳔为一室,呈梭形.2)匙吻鲟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脾脏和肝脏中的LDH酶带条数分别为3~4、3~4、1~2、4~5和5条;EST酶带数分别为2、0、1~2、2和4~5条.【结论】匙吻鲟形态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其种质鉴定和制定种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匙吻鲟的2种同工酶系统具有组织特异性,心脏组织EST同工酶可作为鉴定匙吻鲟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