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通过对贵阳市多年来水稻"3414"不完全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探索建立贵阳市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得到水稻相对产量为小于75%(缺乏)、75%~90%(适宜)、90%~95%(丰富)、大于95%(极丰富)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其中,土壤碱解氮的丰缺指标为小于98.17mg/kg、98.17~272.48mg/kg、272.48~382.93mg/kg、大于382.93mg/kg;土壤有效磷的丰缺指标为小于7.18mg/kg、7.18~20.45mg/kg、20.45~28.99mg/kg、大于28.99mg/kg;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为小于76mg/kg、76.11~187.18mg/kg、187.18~252.66mg/kg、大于252.66mg/kg。  相似文献   
152.
甘蓝切根作业力学分析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甘蓝切根作业的最优切割要素组合,降低切根过程中的切根反作用力,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可调式切根装置。首先基于显式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理论建立切根作业数值模型,对双圆盘切刀切割甘蓝根茎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切根作业力学机理,确定分力Fy可近似为切根力,切根反作用力Fy′为试验数据采集对象。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单个因素对切根反作用力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利用二阶正交旋转组合多因素试验,研究切刀转速、切割位置、行走速度、切刀重叠量和俯仰角度对最大切根反作用力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参数优化,建立最大切根反作用力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最优的切割要素组合为切刀转速200 r/min、切割位置17 mm、行走速度0.26 m/s、切刀重叠量22 mm、俯仰角度11°;此时最大切根反作用力为-22.5 N。在优化参数组合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的最大切根反作用力为-21.8 N,切根合格率为96%。该研究可为甘蓝联合收获机切根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南极大磷虾粉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活性干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对照,并以南极大磷虾粉对轮虫进行强化,设定轮虫培养液中南极大磷虾粉质量浓度分别为30、50和70 mg/L。分别测定强化12 h和18 h时轮虫的密度、带卵率以及强化后6 h、12 h、18 h轮虫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12 h和18 h时,50 mg/L组的轮虫密度急剧升高,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依次表现为50 mg/L组>30 mg/L组>对照组>70 mg/L组。带卵率方面:第12小时和18小时带卵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0 mg/L组、30 mg/L组、70 mg/L组、对照组(P<0.05)。脂肪酸方面:6 h时,除了70 mg/L组的ARA与对照组、50 mg/L组和70 mg/L组的ω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ω6-PUFA)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强化组的ARA、EPA、DHA、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ω3-PUFA)和∑ω6-PUFA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50 mg/L组的DHA和∑ω3-PUFA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强化组和对照组(P<0.05),含量几乎达到对照组的10倍。12 h和18 h时,所有强化组的ARA、EPA、DHA、∑ω3-PUF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50 mg/L组的上述脂肪酸含量都是最高的,或者与30 mg/L组和70 mg/L组并列第一。3个强化组的DHA/EPA比值、EPA/ARA比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为,南极大磷虾粉的强化剂量以50 mg/L为优,强化时间则以12 h和18 h为宜,南极大磷虾粉对褶皱臂尾轮虫具较好的营养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4.
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长亦能使水环境pH的上升,并随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在温度30℃、光照强度6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8.1×10~6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7.73。通过ANCOVA分析,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呈正相线性相关,铜绿微囊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4,小球藻水环境pH和藻细胞密度相关系数R~2=0.903。与小球藻相比,同等藻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更易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P0.01),是池塘养殖水体pH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控制藻相方式进行水环境调控,从而防止池塘pH偏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5.
社区公园具有斑块特性,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新乡市24个社区公园为基础,调查植物多样性,对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相似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4个社区公园中共有植物161种,隶属52科97属;物种丰富度乔木层>灌木层,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大部分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的规律;社区公园相似性较低,与其他社区公园相比,绿都城、高新区群众文化运动广场和星湖花园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156.
"川优6203"是四川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川106A为母本、成恢320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稻2014016)。该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籼稻谷Ⅱ级标准、生育期157 d,适宜陕南海拔650 m以下平坝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7.
目的:鉴定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陕南的抗性效果,以期为抗病育种提供适合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方法:研究以一套携带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为材料,在陕南鉴定了2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2份材料中,中抗以上材料没有,中感材料有10份,比率为31.25%,中感材料包括:K3、K5、K8、K18、K19、K20、K19、K21、K22、K27、K28。分别携带抗病基因Pi-i、、Pi-ks、Pi-kh、Pi-1、Pi-3、Pi-5(t)、Pi-7(t)、Pi-9(t)、Pi-ta2感病材料有21份,比率为68.75%,大部分材料不抗病。结论: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22个抗性基因在秦巴山区的抗性效果,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开展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基于小区业主的视角,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以Logistic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江北区(研究区)封闭式住宅小区的城市道路、地形和小区面积状况,从小区特征、业主权益、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的方式以及产生的社会效果分析了江北区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形和封闭式住宅小区限制了江北区城市道路的畅通性;2)建设开放式住宅要针对不同类型(档次)的封闭式住宅小区;3)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的影响因素多样;4)选择合适的建设方式和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为目的是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的主要动力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1)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要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为突破点;2)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要选择合适的建设方式;3)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三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9.
为在喀斯特山区筛选出最佳的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和镉低累积水稻品种,并为贵州喀斯特山区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高镉稻田土壤及稻米进行采样分析,合理设计田间处理方案,采取相同背景下田间小区试验的方式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不同叶面阻控剂对稻米中镉元素含量的降低效果,对比分析不同水稻的籽粒对镉元素的吸附强弱情况。结果显示,在高镉稻田中施用4种含氧化钙的土壤调理剂后,稻米中镉元素含量分别降低83.9%、74.6%、82.1%、51.8%。在分蘖期至灌浆期喷施含锌、硒元素的叶面阻控剂后,稻米镉含量分别降低54.7%、51.7%。3种受试水稻品种稻米镉含量比常规水稻品种降低8.36%、24.5%、33.3%。说明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中镉元素含量越高,稻米中镉元素的含量就会越高。在高镉区稻田施用由硅灰石、生石灰、沸石及海泡石组成的土壤调理剂(D3)、喷施含Zn元素的叶面阻控剂(Y2)、种植水稻品种成优1479(P3),通过这3种调控措施的联合作用可以达到最大的稻米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160.
<正>浉河区周边乡镇是信阳市主要的菜篮子基地,当地生产的新鲜马铃薯和鲜食甜玉米很受市民欢迎。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经多年试验和小面积示范,在浉河区近郊乡镇成功探索出马铃薯—甜玉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信阳市菜篮子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常年份春栽马铃薯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