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测定了防治桑青枯病的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5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3龄起蚕的LC50值分别为噻菌铜〉4 000 mg/L、琥胶肥酸铜〉6 000 mg/L、农用链霉素〉7 200 mg/L、乙蒜素〉8 000 mg/L、中生菌素为89.1161 mg/L;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4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数值(致死中浓度LC50)远高于推荐使用浓度,而中生菌素对家蚕也只有中等风险性。因此,生产上应注意避免中生菌素直接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52.
总结了浙江省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了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存在资源环境、主体能力、比较效益、经营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坚持内部提高、外部引入、整合优化相结合,改造主体结构、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主体联合,形成以专业蚕农为基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服务为骨干,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蚕桑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的发展思路;推进壮大蚕桑经营主体,夯实经营主体发展基础,构建现代蚕业服务体系,提高新型主体发展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从日本进口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受精卵发育至性成熟的120尾亲鱼群体中,选择22个分布于每个连锁群的微卫星标记进行了遗传分析,以分析红鳍东方鲀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Ae)的范围分别介于4.000~13.000和1.834~7.706之间。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173~0.977、0.456~0.872和0.427~0.85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介于-0.746~0.344。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51~0.86之间,依据遗传距离的远近将全部个体分成4个群体,每个群体23~38个体。各项遗传参数表明:该实验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个体之间拥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以根据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制定育种计划,建立家系进行选育研究。实验所选的22个微卫星标记具有高度多态性,可作为分析红鳍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4.
2007年,从广东引进4个抗青枯病桑品种,其中:1个为抗青10号扦插苗,3个为抗病杂交组合(桑籽)。抗青10号在桐庐县经过7年田间种植和嫁接强桑1号种植试验,证明对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3个杂交组合品作为砧木,分别嫁接浙江省现行推广桑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和金10,经过1年4点培苗试验和3年4点种植试验,证明具有一定的抗性。综合试验结果,浙江省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病区可选用抗病组合抗青10号(砧木)与强桑1号或金10(接穗),嫁接方法可采用贴芽接法。  相似文献   
55.
记录了大棚养蚕上蔟24 h~48 h之间的棚内温湿度变化.并对蚕茧丝质的影响比较分析表明,春蚕期上蔟28 h出现38.2℃的最高温度,夏蚕期在上蔟后32 h出现38.7℃的最高温度.棚内湿度春、夏期在上蔟28~30 h时出现最低值,40~48 h时出现最大值.春蚕期高湿的持续时间长于夏蚕期.大棚养蚕上蔟初期的通风排湿比室内饲养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56.
为了调查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的感染携带状况,用冷增菌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选择ID32E肠杆菌鉴定测试条及ATB G5药敏测试条,采用ATB细菌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调查2 525 只实验猕猴,其中15 只检出耶尔森菌阳性,感染率为0.59%。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带菌率不高,且带菌猴均未表现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7.
蜗克灵防治桑园蜗牛的效果嘉兴市郊区农林局李民,楼普灿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周勤近年来,随着桑树栽植密度的提高和水田种桑面积的增加,桑园小气候湿度大,有利于蜗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而生产上又缺少防治蜗牛的药剂。为此,我们从上虞化学工...  相似文献   
58.
耕地水灌是小麦增产的一种好的耕作方法,但它比一般耕作方法增加了平畦筑埂等项的作业量,占用劳力多,特别在三秋季节,更感劳力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西集农业机械站创造了“西集打埂机”。PZX-3.6平畦筑埂机(图1)是在西集打埂机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改进而设计出来的。  相似文献   
59.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14号经区试鉴定,hm2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18.73%和29.78%,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8.03%和6.12%。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强于对照。桑蓟马、红蜘蛛等为害明显轻于对照。生长势旺,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60.
桑青枯病描述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桑青枯病(mulberry bacterial with)的一些错误描述及研究中的误区,阐述了国内外桑青枯病发生情况、正确的学名及小种与生化类型。研究提出了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离体桑枝注射接种法;首次明确了桑青枯菌中除生化型5(小种5)外还存在较多的4型菌(小种1)。控制该病的危害需着重抗病育种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