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选择乐清湾西门岛海域相同高程断面不同造林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秋茄林)、光滩和互花米草丛,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我国分布最北界人工红树林造林过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型分布基本表现为幼林(1、4、8a秋茄林)以底上附着型为主,而在光滩、50a秋茄林和互花米草中底下生活类群相对增加.并且穴居型动物只出现在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内.各项指标显示50a老林群落生态稳定性较好,光滩和互花米草丛次之,但优于发育中的秋茄幼林.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50a老林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种类的丰度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并不与红树林的发育状况呈负相关,也不比邻近光滩低.结合50a林下滩涂底泥情况,西门岛50a红树林林下滩涂的底质发育要落后于国内天然红树林土壤.这可能与当地红树林造林规模小以及强潮差海域有关.此外,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线性关系,其适用的系统面积和演替时间的尺度范围有必要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2.
周志明 《种子科技》2020,(6):66-66,69
针对勐简低热河谷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和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其地区蔬菜种植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3.
2018年对曹娥江的鱼类资源进行季度性采样调查,设置上虞、嵊州和钱江口3个采样点,对曹娥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10目17科67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种类最多。鱼类生态型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下层占优。刀鲚(Coilia ectene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为曹娥江优势鱼种。基于曹娥江渔获数据分析,Margelef指数在5.89~6.17变化,Pielou’s指数在0.73~0.80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在2.65~2.92变化,Simpson指数在0.09~0.13变化。聚类分析表明,曹娥江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表明,曹娥江采样点的鱼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未受干扰。捕捞强度过大、水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河流采砂等活动是曹娥江鱼类体型小型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执法力度解决过度捕捞问题,规划河流采砂活动,并加强生态保护措施,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44.
浙江新昌某养殖场的光唇鱼(Aerossocheilus fasciatus)爆发赤皮病,发生大量死亡,从患病鱼肝脏中分离到菌株GCL100301,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该菌株为病原。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GCL100301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通过对该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发现其对环丙沙星、新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先锋V、新生霉素、痢特灵和头孢噻吩完全耐药。研究结果为光唇鱼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介绍秀洲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和成绩,总结成功的主要经验体会,即优化区域布局,创建示范基地,增加资金投入,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产销对接。  相似文献   
46.
基于SWOT分析的德清渔业绿色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是德清县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促进德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产业。德清渔业自然资源和条件优越,渔业基础扎实。本文在对德清县渔业现状调查及10个乡镇街道30余家养殖场的水质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上,比较了德清县渔业绿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绿色发展视角下德清渔业发展的潜力,并提出采取打造主导品种全产业链、实施水产种业提升工程、强化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监管长效机制等推动渔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改革开放后,我国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总体上看畜牧业生产模式还处于千家万户散养模式,生产力水平较低,动物卫生状况较差,动物疫  相似文献   
48.
水霉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的只要疾病之一的水霉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水霉病的分布、症状、病原体、病原菌、致病条件、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49.
河川沙塘鳢致病真菌的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gila(Gunther))的亲鱼及卵上取病灶样品,经培养分离得到相同的一株水霉菌FD07,对其形态、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IT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形态特征是菌落结构...  相似文献   
50.
臭氧对条石鲷幼鱼鳃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O3)在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解臭氧对条石鲷幼鱼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臭氧毒性试验装置(授权利号:ZL 200920122441.3),对条石鲷幼鱼进行了不同质量浓度(0、0.08、0.13、0.17、0.22、0.28和0.32 mg/L)和不同时间(0.5、1、6、12、18和24 h)的急性胁迫试验,并分析了臭氧对条石鲷幼鱼的行为响应、半致死浓度、幼鱼鳃的组织形态学、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胁迫浓度的升高,条石鲷幼鱼在水层中的分布位置逐渐上移,呼吸频率逐渐加快,受惊反应逐渐迟缓;条石鲷幼鱼的开始死亡时间与臭氧浓度负相关,12 h的半致死方程为Y=16.815 8+20.340 5X(r=0.998 7),半致死浓度为0.262 5 mg/L。24 h的半致死方程为Y=17.614 1+17.898 3X(r=0.950 0),半致死浓度为0.197 4 mg/L;条石鲷幼鱼鳃SOD和GPX活性与臭氧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负相关,并都在胁迫24 h、质量浓度0.32 mg/L时降至谷值;MDA含量与臭氧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正相关,并在胁迫24 h、质量浓度0.32 mg/L时达到峰值;在臭氧胁迫下,条石鲷幼鱼的鳃小片细胞排列不规则并萎缩,鳃小片上皮细胞脱落或粘滞于鳃小片间,鳃小片末端膨大,鳃丝血管固缩无腔或变空腔,管壁粗糙、干缩,血细胞固缩、坏死,零散分布或紧贴血管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