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2019年9月12日,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出现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大量发病,经检查,是小瓜虫暴发。海水小瓜虫学名刺激隐核虫,在海水鱼养殖生产中,每年均有养殖鱼类感染,给渔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经过了多种治疗手段的尝试,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在连续低气压、海水溶氧不足、水体有机质含量上升的环境条件下鱼体更容易感染小瓜虫病。小瓜虫一般附着在养殖鱼体的鳃(图1)和皮肤上.  相似文献   
12.
探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鲜生姜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为鲜生姜在尖吻鲈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参考。将鲜生姜称重后打碎全部加入饲料中,添加量为0%、1%、3%、5%,然后对80日龄的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0%组为对照组,1%、3%、5%组为试验组,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各试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不显著(P>0.05);肥满度在1%、3%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体长增长率在3%试验组显著性升高(P<0.05);所有试验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过氧化氢酶活力在1%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肝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在5%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肝丙二醛含量在3%、5%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的免疫酶无显著变化(P>0.05)。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生姜可以提高饲料诱食性,增加尖吻鲈进食量,有助于尖吻鲈幼鱼的体长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尖吻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帮助尖吻鲈机体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为波纹龙虾优良形态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1尾10月龄波纹龙虾的体质量(Y)和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腹部长(X5)、第一腹宽(X6)、第一腹高(X7)7个形态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体质量的主要影响性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结果】10月龄波纹龙虾7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下同),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体长(X1)、头胸甲长(X2)和头胸甲高(X4)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且这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与间接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41,大于0.850,说明波纹龙虾的体质量主要由这3个形态性状共同决定。回归分析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44.692+1.141X1+5.943X2+2.347X4。将回归方程中保留的X1、X2和X43个形态性状分别与体质量进行曲线模型拟合,10种曲线模型拟合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曲线拟合获得的模型均有意义。从拟合结果来看,X1、X2、X4对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三次函数和幂函数,其公式分别为Y=9.344e0.018X1、Y=-0.029X22+0.001X2+61.131、Y=0.3X42.35,对应的R2分别为0.892、0.936和0.805。【结论】体长、头胸甲长和头胸甲高对波纹龙虾体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以体质量为主要指标进行苗种繁育和亲本选育时,应以头胸甲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高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器官发育的优先性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速率,完善其发育过程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军曹鱼的苗种培育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指标测量军曹鱼个体的全长、头长、吻长、口宽、眼径、头高、体高、躯干长、尾长、胸鳍长及尾鳍长等指标,然后结合回归方程拟合的方法对军曹鱼仔鱼早期异速生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头部器官、游泳器官和躯干部的异速生长模式.[结果]军曹鱼仔鱼全长(y)与日龄(x)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3.8912e0.0388x(R2=0.9623),即在军曹鱼正常摄食的情况下,其全长增加速率随日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军曹鱼仔鱼全长的增长,其口径增加速率越高,其中最小和最大口径对应的全长分别为4.087和6.351 mm.在军曹鱼的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和头高在仔鱼发育阶段表现为正异速生长,眼径则表现为等速生长;在躯干部中,头长和尾长在仔鱼发育阶段为正异速生长,体高为等速生长,躯干长为负异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军曹鱼胸鳍在仔鱼发育阶段保持正异速生长,尾鳍则为负异速生长.[结论]军曹鱼仔鱼发育阶段优先发育游泳器官和摄食器官,以增强其追逐及捕食能力,为生长发育提供饵料保障,保证营养充足,适应外界环境,进而提高仔鱼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光照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探究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在晴天和阴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变化,可为研究其最适养殖环境因子调控提供参考。在晴天和阴天分别设置4个取样时间,研究了在晴天光照强度[2.7 lx(6:00)、1 116 lx (12:00)、913 lx (18:00)、1 lx (24:00)]和阴天光照强度[1.9 lx (6:00)、698 lx (12:00)、192 lx (18:00)、1.4 lx(24:00)]下,小头鲔血浆中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皮质醇、丙二醛浓度和溶菌酶活性在晴天的4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在阴天18:00达到最高值,且阴天18:00的皮质醇、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晴天18:00 (P<0.05),而溶菌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晴天18:00 (P<0.05);总胆固醇浓度分别在晴天12:00和阴天18:00达到最高值,但晴天12:00与阴天12:00无显著性差异,而阴天18:00则显著高于晴天18:00 (P<0.05);甘油...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探讨3种运输密度(D1=14 kg·m-3、D2=21 kg·m-3、D3=28 kg·m-3)下模拟运输24 h和运输密度7 kg·m-3下模拟6个不同运输时长(T1=4 h、T2=8 h、T3=12 h、T4=16 h、T5=20 h、T6=24 h)对运输水质、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复苏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运输水体中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升高而溶解氧(DO)、酸碱度(pH)和复苏率降低;幼鱼成活率均为100%。运输密度结果显示,D1和D2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3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低于D1、D2和对照组(P<0.05);D2与D3组相比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D1和对照组(P>0.05)。运输时长结果显示,T3与T4组相比T-SOD活性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2、T5和T6组(P<0.05);各试验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MDA含量与T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3、T5、T6和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尖吻鲈幼鱼运输水质恶化,复苏率降低,对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在水温24℃、盐度32、pH 7.92的条件下用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的体长为(1.42±0.19)cm的尖吻鲈幼鱼24 h时,密度不超过21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17.
美济礁附近海域3种金枪鱼肌肉成分检测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南海美济礁附近海域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蓝鳍金枪鱼(T.thynnus)、黄鳍金枪鱼(T.albacares)的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该研究采用国标法检测了3种金枪鱼的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及其结构,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3种金枪鱼中黄鳍金枪鱼蛋白质含量最高,蓝鳍金枪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YY24硝化、反硝化功能基因及催化过程,分别对关键酶基因(amoA、napA、narG、nirK、nirS、cnorB、qnorB、nosZ、nifH)进行PCR扩增、鉴定及测序,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目的基因片段。研究结果表明,amoA基因为铜绿假单胞菌YY24硝化关键酶氨单加氧酶的编码基因;铜绿假单胞菌YY24存在膜结合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的类型为细胞色素cd1型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铜绿假单胞菌YY24存在一氧化氮还原酶norB,能够将NO催化转化为N2O,其基因类型为qnorB;铜绿假单胞菌YY24中存在nosZ基因。  相似文献   
19.
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日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仔、稚鱼发育的区分节点,采用Auto CAD 2014软件对尖吻鲈(孵化后1~36 d)关键器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尖吻鲈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重要器官分化的过程中,均表现出异速生长现象。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在仔、稚鱼期表现出生长速率不同的正异速生长;眼径在仔鱼期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负异速生长;仔鱼期的头高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转为负异速生长。在躯干部分器官中,头长在仔、稚鱼阶段均为快速生长,体高及躯干长为等速生长。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尖吻鲈胸鳍保持等速生长,稚鱼期转为正异速生长;尾鳍在仔鱼期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等速生长,而稚鱼期起始分化的背鳍、臀鳍、腹鳍为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金枪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现象严重,野生金枪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人工养殖金枪鱼的试验已经在各个国家开展。目前为止,金枪鱼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商品鱼供应依然以海洋捕捞为主。对金枪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捕获方式、鱼肉保存、运输、加工、资源评估、提取物应用等方面,主要为野生金枪鱼捕捞提供技术支撑,对于金枪鱼的陆基驯化养殖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