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河蟹养殖成功与否,苗种是关键。由于蟹苗的质量原因而造成养成失败的不在少数,大多数养蟹户很想知道如何鉴别河蟹大眼幼体的质量,尤其是在目前河蟹育苗市场不规范,育苗技术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掌握河蟹大眼幼体质量鉴别技术,对于保证河蟹养成十分有意义。尽管关于蟹苗质量鉴别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春季闲置的海水池塘在室外培养轮虫,利用自然海水快速培养海洋单细胞藻——角毛藻。河蟹繁育的饵料大部分利用自然活饵料,Z1~Z5期间,无饵料成本;育苗方式模仿自然生态,培育的大眼幼体的规格大(15万只/kg),出苗产量高(0.35kg/m^3),幼体无病害。  相似文献   
13.
香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富营养化水体里养殖香鱼,香鱼容易出现各种病害.本文根据内陆水库网箱养殖香鱼的试验观察,从香鱼的发病症状、疾病流行情况、分析发病原因、疾病防治、分析讨论等方面介绍了香鱼出血病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活水运输,在石梁河水库网箱养殖香鱼,4只网箱养殖香鱼的密度分别为2500尾、2000尾、1500尾、1500尾,通过对养殖网箱的饵料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香鱼苗运输14h,运输成活率100%;每只网箱产平均规格81g/尾的商品鱼分别为52.5kg、43.3kg、100.2kg、102.6kg;养成成活率分别为39.2%、47.5%、89.4%、92.6%;养成的平均饵料系数为1.7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际案例,介绍在池塘内搭设隔离网,混养南美白对虾与鲤鱼技术,与未搭设隔离网的养殖相似的周边池塘相比,该模式比周边池塘的对虾亩产提高75千克以上,亩纯利润提高2000元以上。一、池塘的情况介绍在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进行。池塘为南北走向,面积为106亩,池深3.2米,能够保持水位  相似文献   
16.
海水育苗优质饵料直链藻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藻是鱼、虾、蟹、贝等苗种直接或间接的生物饵料.是影响幼苗成活率及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微藻的培养是海产动物育苗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也是无公害苗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微藻培养是纯种逐级接种、扩大培养.要对水、工具、容器等逐级进行严格消毒,由于微藻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北方池塘卵形鲳鲹发生车轮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属鲈形目、鲶科、鲳鲹亚科、鲳鲹属,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温带海域,为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种类。近年来,卵形鲳鲹的人工养殖在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迅速开展,已成为海南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卵形鲳鲹养殖尤其是池塘养殖尚处于试验阶段,养殖技术不成熟,对卵形鲳鲹的病害防治还处于摸索阶段。2008年,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从海南引进卵形鲳鲹苗种,进行池塘养殖试验,在试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作者按一定方式将蟹苗蚤状幼体、活轮虫、海洋单细胞藻类等共存于同一河蟹育苗水体内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 ,从而给河蟹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在 4 50m3 水体内 ,出苗量为 0 .4 8kg/m3 ,个体数量 15万只 /kg ;80 0 0尾 /kg的幼蟹回捕率 30 %以上 ,与其他河蟹育苗模式相比 ,苗池用药少、幼体无病害、育苗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与缢蛏、泥蚶、牡蛎有四大养殖贝类之称,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贝类。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及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向对虾池塘中泼洒蜡样芽孢杆菌LY-3菌液,观察对虾养殖水质净化情况,池塘水质pH值、溶解氧、NH4+-N、NO2--N含量和对虾成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能够很地的调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与对照组相比,该菌能使水体pH值稳定在8.0~8.3之间,可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对水体NH4+-N有显著的降解作用,使其浓度由1.7 mg/L降至0.35 mg/L。同时对NO2--N也有显著的去除作用,使其浓度由0.64 mg/L降低至0.05 mg/L,降解率达92%,且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无反弹现象,可见该菌能显著改善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