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8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ApaⅠ,Bc1Ⅰ,Bg1Ⅱ,DraⅠ,EcoRⅠ,EcoRV,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XbaⅠ,XhoⅠ等1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来自尼罗河上游和下游的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酶切分析,得到这两种罗非鱼的mtDNA分子大小为:上游尼罗为16909±90bp,下游尼罗为16912±100bp。研究中还发现我国养殖的这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每一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mtDNA酶切片段长度多态现象,而且群体间在mtDNA水平上具有一定差异,依此构建了这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建立了识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2.
最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细胞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在经济鱼类上进行了细胞核移植,并得到了核质杂交移核鱼。现将这方面工作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天鹅洲通江型长江故道“四大家鱼”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淀粉胶电泳技术,对天鹅洲通江型故道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60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us)(40尾),鲢(Hypothalmichthysmolitreix)(40尾),鳙(Aristichthysnobilis)(40尾)的心、眼、脑、白肌、肝五种组织中LDH、MDH、G6PDH及EST四种同工酶进行分析,并对这几种酶的一系列基因座位作了比较和定位,以此分别计算青、草、鲢、鳙的种群遗传变异率,为构建通江型长江故道“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生态库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挑选体质量相近的奥利亚罗非鱼,随机放入网箱,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大豆黄酮(Da)组(基础日粮+Da10mg/kg),并各设2个重复,试验期为32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组雄鱼日增重提高14.9%(P〈0.05),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增加15.2%(P〈0.05),生长激素(GH)水平提高29.1%,甲状腺激素(T3)水平提高13.2%,睾酮水平提高27.3%,雌二醇水平下降22.8%;雌鱼日增重及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变化不大(P〉0.05),GH水平提高24.8%。T3、睾酮水平几无变化,雌二醇水平下降10.5%。Da组雄、雌鱼脲氨水平分别下降51.5%、17.3%(P〈0.05);血清抗氧化能力分别上升79.5%、48.1%(P〈0.05);肝抗氧化能力分别上升73.9%、33.3%(P〈0.05);血钙、血糖水平变化不大。结论:Da可能通过提高生长激素和睾酮水平促进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生长。  相似文献   
35.
罗非鱼杂交F1代与亲本的遗传关系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用RAPD 技术研究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和亲本的遗传关系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在所用的16 个随机引物中,有11 个引物在罗非鱼亲代和杂交子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正交子代(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 在遗传关系上界于亲代之间,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而反交子代(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却与母本奥利亚罗非鱼极其相似。说明正、反交子代与两亲本遗传相似性有明显的不同,表明遗传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杂交子代更有可能形成显著的杂种优势。同时发现,扩增片段OPA071900 、OPA07960 、OPZ14720 和OPZ14600 可以作为鉴别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正交子代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6.
中国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德全 《科学养鱼》2000,(5):1-1,21
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食性杂、病害少、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于淡水、海水、网箱、流水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我国罗非鱼养殖最近十几年中迅速发展,1998年产量为53万吨,占世界产量70%。一、我国罗非鱼养殖情况1.罗非鱼被引入中国1956年我国从越南首次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Mossabicatilapia),当时称它越南鱼,又因其形状似鲫鱼,故又称为非洲鲫鱼,此后先后引入各种罗非鱼,如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从苏丹境内引进的尼罗罗非鱼(简称沙尼罗);1983年、1992年,由淡水渔…  相似文献   
37.
1996~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mpnius)和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并发现其中有2个样品的 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  相似文献   
38.
三种奥尼杂交罗非鱼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罗非鱼已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已形成产业化格局。在罗非鱼养殖中,品种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养殖效益,因此,罗非鱼品种选育已成为直接关系到罗非鱼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9.
挑选大小相近的奥利亚罗非鱼270尾,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盐酸半胱胺(CHS)组(基础日粮+150 mg·kg-1CHS)、二氧吡啶(Dil)组(基础日粮+100mg·kg-1Dil),试验期为32 d,分别于试验开始第1、15和32天测定体重、激素水平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HS组、Dil组雄鱼日增重分别提高40.3%、18.1%(P<0.05),特定生长率提高32.8%、16.7%(P<0.05),血中GH水平提高33.0%、11.6%,T3水平提高28.5%、40.4%,睾酮水平提高35.3%、28.7%;雌鱼日增重分别提高15.5%、25.7%,特定生长率提高8.7%、16.7%,GH水平提高34.4%、10.9%,T3水平提高28.1%、46.5%,睾酮水平提高35.3%、28.7%.CHS组和Dil组雌、雄鱼脲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及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果提示:CHS和Dil均可促进奥利亚罗非鱼的生长,CHS对雄鱼促生长作用较强,Dil对雌、雄鱼的促生长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40.
从山溪鲵(Batrachuperus pachunii)皮肤匀浆液中经过Sephadex G-50凝胶过滤、AKTA(R)Resource Q阴离子柱和反向高压液相C4柱分离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2 000的蛋白.利用其N端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从山溪鲵皮肤的cDNA中克隆并筛选到该蛋白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为339 bp,编码11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在BLAST数据库搜寻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β-microseminoprotein蛋白具有约40%的序列同源性.这也是首次在两栖类动物皮肤中确认β-microseminoprotein.初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多重序列比较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中的10个半胱氨酸位点及15个其他氨基酸位点与高等脊椎动物β-microseminoprotein中同种氨基酸有相同的位点.由此推测该蛋白属于β-microseminoprotein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