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12篇
  75篇
综合类   786篇
农作物   190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2011-2012年进行了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镇稻11号、武运粳24号在小苗抛栽、亩播种量为5.0~5.5 kg前提下亩产量可达550 kg以上,可以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992.
王声淼  杨刚  黎东兴  蔡甘来 《农技服务》2013,(11):1157+1159-1157,1159
从选地施肥、选择种用药等几方面介绍了浙贝母水稻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不同浓度的三丁基氯化锡(TBTC)处理斑马鱼一定时间后,对其体内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酸酶(ATPase)活性及性腺类同醇激素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斑马鱼体内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显著性升高,但头部和内脏匀浆液各浓度组AKP和ACP活性增高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Ca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TBTC浓度越高,受抑制程度越明显;性类固醇激素也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雌性性腺的睾酮含量增加明显,而雄性性腺的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由此可知,TBTC可对生物体产生显著的生理影响和毒害作用,且对生物个体的毒害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低剂量长期暴露同样会产生显著的生理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994.
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化的综合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习惯施肥作对照,试验了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以茶渣、中草药渣为主要原料)在改良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养分均衡,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提高了0.14~0.54,改良土壤酸化效果显著;而习惯施肥则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下降了0.27~0.40,加剧土壤酸化趋势.就土壤养分效应而言,在同等养分用量条件下,茶园专用有机肥速效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习惯施肥,缓效养分供应能力与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增加了土壤矿质元素供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可使茶鲜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金萱和英红九号产量分别增加6.4%和7.8%,增产提质作用明显.在经济效益上,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的净产值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增效幅度达6.5%~7.9%,平均每667 m2增收1249~6544元.  相似文献   
995.
介绍宁南山区无公害韭菜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当地无公害韭菜的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面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新形势,依托优势和特色学科背景,建设有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粮油食品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能力的人才,服务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7.
以山龙眼科银桦属的皇室斗篷银桦和黄花银桦在石山营建试验林的结果表明:2个树种均能适应当地的立地条件,1.5 a生时皇室斗篷银桦株高0.98~1.25 m,黄花银桦株高2.38~2.80 m;1.5 a生时,黄花银桦的平均树高极显著大于皇室斗篷银桦;施过磷酸钙为基肥对2个树种的高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为建立一套适合茶树雌蕊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体系,对茶树雌蕊总蛋白的提取方法、SDS-PAGE凝胶浓度、聚焦条件和IPG胶条pH范围等进行了比较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clean up kit法提取总蛋白,用17 cm pH 5~8 IPG胶条,1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以获得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共检测到约1200个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 5~8,相对分子量14~117 kD范围内,碱性蛋白得到有效分离,可以满足茶树雌蕊的蛋白组学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氮素水平对茶树新梢叶片代谢谱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叶片中含有丰富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本文结合基于1H-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非靶标分析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的定量靶标分析两种方法,比较白天和夜晚所取不同施氮水平的茶树新梢第2叶的代谢产物差异,探讨了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茶叶品质成分形成机理研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白天和夜晚所取茶树新梢第2叶代谢组差异较大,可以显著分离,区分两个样本的主要组分为茶氨酸、葡萄糖和蔗糖,而不同施氮水平下茶树新梢第2叶代谢组没有显著差异。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主要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儿茶素组分均有影响,且存在昼夜差别。  相似文献   
1000.
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民俗性、创新性等特点,本文在对岭南文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岭南文化对区域园林绿化植物及景观的影响,通过对岭南园林绿化中文化元素的评价,对其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