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正>近年来,随着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花生种植补贴政策的实施,加之花生种植效益较好,灯塔市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达到近万亩。由于部分农户片面追求产量,花生在米质和卫生品质等方面达不到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对花生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为此,灯塔市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花生的质量和品质。分析生产实  相似文献   
182.
贵州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且呈加剧趋势,前人研究论证植被恢复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但由于贵州自然地理属性的复杂性、生境的异质性及经济落后等原因,植被的恢复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实际提出具体对策及方法,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与复合农林经营等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3.

本实验克隆了大菱鲆趋化因子受体基因CCR3CCR9的全长cDNA, 并进行了鉴定。其中, 全长cDNA的克隆采用了5′ 3′-RACECCR3 cDNA全长1 451 bp, 包括92 bp5′非编码区, 276 bp3′非编码区以及编码360个氨基酸的1 083 bp的开放阅读框。CCR9 cDNA全长1 441 bp, 包括59 bp 5′非编码区, 278 bp 3′非编码区, 以及编码367个氨基酸的1 104 bp的开放阅读框。两种受体均具有7次跨膜结构, 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的序列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大菱鲆CCR3与其他鱼类CCR3聚为一支, 大菱鲆CCR9与其他鱼类的CCR9聚为一支; 系统进化树显示的亲缘关系符合各物种的进化地位。实时定量 PCR (qRT-PCR)表明这两个基因在大菱鲆正常组织中均有一定量的表达, 尤其是它们在头肾、脾及心脏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之后, CCR3在脾和肝中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CCR9的表达水平在肝中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基因在免疫相关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 并且能够对LPS产生免疫应答, 说明它们在大菱鲆免疫系统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4.
为研究太平洋鳕发育早期特异免疫系统形成的机制,通过RAG1和IgM基因的转录水平衡量特异免疫系统的发育特点.根据GenBank中RAG1和IgM的序列信息,分别设计1对特异引物,从太平洋鳕头肾中扩增得到RAG1和IgM的基因片段.将所获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从而构建太平洋鳕RAG1和IgM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建立并优化太平洋鳕RAG1和IgM基因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分别利用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检验目的基因在太平洋鳕早期发育过程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差异.以优化后的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太平洋鳕RAG1和IgM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RAG1的回归方程为y=-3.266x+33.77,回归系数R2=0.996;IgM的回归方程为y=-3.119x +27.61,回归系数R2 =0.998.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结果在基因转录趋势上显现出一致性,即RAG1基因在胸腺和头肾中表达,且在胸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头肾中的表达量,在肝脏和脾脏中无表达;IgM基因在胸腺、头肾、肝脏和脾脏中均有表达,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头肾.RAG1基因在太平洋鳕发育早期的表达水平很低,到61日龄(days posthatching,dph)至95 dph表达量显著提高;IgM基因在早期表达水平同样很低,到33 dph至61 dph才有明显表达,在95 dph时表达量显著提高.研究表明,本实验方法可靠,特异性较强,可成功对目标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5.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对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锦鲤麻醉后的血糖质量浓度高于复苏后,而复苏后血糖质量浓度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显著(P0.05);麻醉后和复苏后锦鲤的尿素氮质量浓度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差异显著(P0.05);低质量浓度组麻醉后锦鲤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而高质量浓度组麻醉后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丁香油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P0.05);高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锦鲤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低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及复苏后锦鲤的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以上各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麻醉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些抑制作用均为可逆,在解除麻醉作用后,酶活性即可恢复。  相似文献   
186.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花鲈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将中草药添加剂Ⅰ、Ⅱ分别以0.5%、1%、2%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喂花鲈幼鱼(体重9.92~15.02g)45d后,测定鱼体的增重率、饵料系数、消化酶的活性以及鱼体肌肉中RNA/DNA。结果表明,试验组Ⅰ2和Ⅱ1增重率和消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鱼体肌肉中RNA/DNA比率与增重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7.
[目的]骆驼免疫系统中只存在重链抗体,其可变区VHH片段是最小的天然抗体片段.通过对双峰驼VHH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了解双峰驼VHH基因特征,分析VHH文库多样性组成.[方法]采用新疆双峰驼VHH特异引物扩增全部抗体基因片段,连接到M13噬菌粒载体上,与pⅢ蛋白融合表达在噬菌体表面,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基因测序和菌落PCR方法,分析文库大小和阳性克隆插入率.NCBI-IgGBLAST工具对抗体序列进行IMGT编号命名,WebLogo工具分析抗体保守序列分布频率,MEGA6软件对VHH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利用免疫的新疆双峰驼淋巴细胞,构建了库容量为1.4 ×109的VHH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对91个随机挑选的文库TG1单菌落进行PCR.结果表明该文库VHH阳性插入率为97;,DNA测序表明文库多样性为97.8;.对91个克隆DNA测序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中除2个为常规VH抗体外,其余均为重链VHH抗体.根据抗体序列中的特征氨基酸分布,将91个抗体序列划分为7个亚群.[结论]构建的新疆双峰驼VHH文库多样性较好,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出文库中多样性克隆的分布和特征,有助于新疆双峰驼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的进一步构建.  相似文献   
188.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了中国东北太子河流域的环境质量。于2009年5月在太子河流域61个点位(参考点26个,受损点35个)对鱼类进行抽样采集,捕获到鱼类34种,分属9科,共计2 247尾。采用23个生物参数进行干扰反应、相关性和生物参数判别能力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鱼类总分类单元数、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百分比、耐污物种百分比、广布种百分比等5个指标,用于构建F-IBI。利用三分法统一各个参数量纲,将各个指数加和得到IBI值,IBI分数为5~25(IBI=25~22为健康,IBI=21~18为亚健康,IBI=17~14为一般,IBI=13~10为较差,IBI=9~5为极差)。研究结果显示,19个样点为健康,11个样点为亚健康,12个样点一般,11个样点较差,8个样点极差,而且IBI与栖息地生境质量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9.
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分别饥饿5、10、15 d(记为S5、S10、S15组)后再恢复投喂20 d,分析了饥饿和再恢复投喂后全鱼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5、S10、S15组鱼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1.18%、8.36%、11.76%,其中S15组的体重和饥饿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状态下,S5、S10组漠斑牙鲆全鱼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S15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组水分含量升高,且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饥饿组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水平,且S10、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投喂过程中,S15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升高,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0.
小兴安岭人工樟子松林立木胸径与冠幅直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兴安岭林区,我们曾在不同林龄,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的10块标准地内对1316株人工樟子松立木进行胸径和冠幅直径的测定,获得数据如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