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植酸酶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消化酶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体质量为(4.58±0.05)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为对象,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消化酶、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6组:对照组D1,全鱼粉蛋白组;对照组D2,以豆粕替代30%鱼粉蛋白组;试验组S1~S4,在豆粕替代30%鱼粉蛋白基础上设4个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1 000、1 500、2 000 U/kg),每个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各组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D1组幼鱼各项生长指标均最优,D2组幼鱼生长性能指标较D1组显著降低(P<0.05);添加植酸酶后,试验组幼鱼的生长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添加植酸酶≥1 000 U/kg时,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较D2组明显提高(P<0.05),饵料系数较D2组显著降低(P<0.05);添加植酸酶能提高幼鱼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力;植酸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干物质的消化率,但不明显(P>0.05);添加1 000 U/kg植酸酶时,幼鱼的蛋白表观消化率达到最高;添加1 000、1 500 U/kg植酸酶时,能显著提高幼鱼的脂肪消化率(P<0.05);添加植酸酶后,幼鱼的磷消化率较D2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促进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改善消化,建议饲料中植酸酶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1 500 U/kg。  相似文献   
192.
花鲈人工育苗及当年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工厂化工育苗方法,用6个月时间在13-17℃条件下培育出10-15cm大规格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鱼种42000尾。育苗中饵料系列为轮虫(4-20d)、卤虫(12-45d)、配合饵料(20d后)、鱼糜(45d)。育苗期间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为注意开鳔时间和减少相互残食。采用网箱养殖方式在大连地区当年平均可达500g以上。  相似文献   
193.
大连地区方氏云Wei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详细地研究了大连地区方氏云Wei的繁殖生物学。其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曲线显示,每年只形成一个峰值。绝对怀卵量变动于304-2781粒之间,平均1023粒,相对怀卵量变动于83-269粒/g,平均158粒/g。绝对怀卵量与纯重的关系为R=187.8W=140.8,与体长的关系为R=0.02281L^4.2786。产卵群体由Ⅱ-Ⅳ龄组成,以Ⅲ龄为主。产卵期为10-11月份,卵产出后雌鱼有护卵习性。根据  相似文献   
194.
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农业机械化在新宾县农田耕整地、播种、插秧、收获、农产品加工及农业运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目前全县农机管理、推广、培训和服务网络较齐全,拥有县、乡两级农机工作机构19个,农机工作队伍100余人,农机总动力13.04  相似文献   
195.
1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 农业机械化在新宾县农田耕整地、播种、插秧、收获、农产品加工及农业运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对东展1、辽星1号、千重浪等16个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星1号在参试的品种中产量最高为648.4 kg/667 m2,较对照辽粳294增产26.8 kg/667 m2,可做为丰产型品种推广种植;东展3、兴粳2号-4、兴粳2号-7、兴粳2号-8,产量均在550~600 kg/667 m2,商品性状较好,可做为优质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7.
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志强  张弼  考伟 《水产科学》2001,20(3):15-16
1998年5月,从福建购得大黄鱼(Pseudoxciaena crocea)受精卵200万粒,经10h充氧运输,获上浮好卵150万粒,次日孵出仔鱼120万尾。在水温18-22℃条件下,经40d培育,育出2cm鱼苗38万尾,成活率32%。鱼苗从1.2cm开始互相残食,是前期减量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轮虫、卤虫的营养强化,以避免营养缺乏性。  相似文献   
198.
不同光照强度对花鲈幼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花鲈幼鱼为白昼中照度型鱼类,在10^3-10^0lx范围内,以10^2lx时摄食较好;为准确了解其最适摄食光照强度,进行10^3-10^2lx摄食强度实验,结果为在400lx照度下对蒙古裸腹Sou的摄食强度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9.
张弼  姜志强 《水产科学》2002,21(5):16-17
经6个月室内人工育苗,共培育出约10cm的大规格美国红鱼苗种10.8万尾,其中从仔鱼到全长3cm的苗种成活率为75%,3-10cm大规格苗种的成活率为725。育苗中饵料系列为轮虫(2-20d)、卤虫无节幼体(12-26d)、配合饵粒(14d以后)。  相似文献   
200.
为了比较用不同食物培养和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氵蚤,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效果,对真鲷、许氏平鱼由和花鲈的仔稚鱼作了投喂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裸腹氵蚤不能保证海水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但全用小球藻培养的裸腹氵蚤以及酵母裸腹氵蚤经小球藻第二次培养或直接用鱼油强化后,可以提高食物价值,成为海水鱼类育苗时的优质食物。文中讨论了用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氵蚤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Σω3HUFA)含量和对于海水鱼苗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