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74篇
  66篇
综合类   610篇
农作物   179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79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在农村,活跃着许多"职业农民",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现代观念。在这群人中有一大批是女性。她们,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们的性格,或奔放或温婉;她们的经历,或坎坷或平顺;她们的梦想,或远大或平凡,然而,她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对土地情有独钟。她们怀着对农村的热爱、对农业梦的追逐,把务农作为毕生职业,她们立足农村、扎根土地,绽放着属于她们的美丽。  相似文献   
22.
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是保障农业增产增效的关键。实际生产中有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本文在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麦区遭受几十年不遇气象干旱的背景下,以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双高基地)早春农民采用麦田中耕划锄这一技术为例,通过大样本的农户调查,分析了这一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的抗旱节水措施在实际生产中为农民所采纳的情况。结果表明,所调查农户(n=150)中虽然有97.2%的人肯定了划锄在小麦保墒保温中的积极作用,但采纳这项技术的农户仅占总调查样本的4.8%。导致农民不愿采纳这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有没有合适的划锄工具(35.7%)、缺少劳力(24.8%)、劳动强度大(16.8%)及经济不合算(12.2%)等。采用划锄技术消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采用该技术农民获得的增收预期过高,是造成大多数农民不愿采纳这项技术的深层次原因。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技术位率的建议,即国家增加对技术应用的补贴、研制合适的机械以及建立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城市的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拔地而起。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更多的绿地面积,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高层建筑的建造忽视了城市设计,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再加之交通问题,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解决就要以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作为切入点,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
赵婷  郑毅男 《人参研究》2012,24(3):30-34
精氨酸单糖苷(AF)、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扩张血管等作用。由于近年来对于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很少,故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精氨酸及其衍生物AF、AFG做一概述,为以后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自吸泵的自吸过程属于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通过建立泵自吸性能外特性及自吸过程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协同测试系统,采用NI虚拟仪器Lab VIEW编程平台,实现了对泵自吸过程中的进出口压力、流量、转速的瞬态测试;同时采用高速摄影观测系统对自吸泵叶轮、蜗壳及气液分离室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观测。结果表明:在流量未上升之前,自吸离心泵的自吸过程一直处于动态的稳定过程。气液分离室进口出现的稳定气液分离面有利于气液分离,有助于气泡的排出。而扩散段出口出现的停滞回旋气泡不利于气泡的及时排出,对自吸性能有不良的影响。在自吸末期,流量、压力均有突变的过程,且气液分离室内小水珠、扩散管处气泡数目急剧增多,随后又急剧下降,体现了明显的瞬态效应。  相似文献   
26.
提高牵引车-挂车机组跟踪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牵引车-挂车机组中挂车对牵引车运动轨迹的跟踪性能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挂车车轮理论偏转角与联动机构几何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样机对比试验证实偏转挂车车轮的联动机构能有效地改善机组的轨迹跟踪性能,同时还改善了机组的通过性和机动性等。该联动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采用血凝测试及血凝活性糖抑制测试方法,测定了一种可降解黄原胶的鞘氨醇单胞菌XT-11Sphingom onassp.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及糖抑制专一性,同时进行了温度、pH及Ca2 对红细胞凝集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XT-11菌悬液能凝集家兔、家鸡两种红细胞,其凝集效价分别为26和24;菌悬液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以被肝素所抑制;鞘氨醇单胞菌的凝集活性不依赖于Ca2 ,且在pH为6.0~10.0时较稳定,在温度为60℃时完全丧失凝集活性。这说明该菌含有能凝集红细胞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8.
为解决西瓜生产中存在盲目或过量氮肥施用导致的果实品质下降和氮素利用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基于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值)的西瓜全生育期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以期为利用SPAD仪建立田间西瓜氮素营养实时诊断技术、开发西瓜精准氮素养分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2021年在甘肃河西灌区的张掖市以‘金城5号’西瓜为材料,设置了0、80、160、240、320、400 kg/hm2 6个氮肥水平,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西瓜关键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及叶片不同位置上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西瓜产量、品质指标的相互关系,建立基于SPAD值进行西瓜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的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并开展RTNM模式的生产性验证。西瓜苗期顶一叶叶尖、伸蔓期顶三叶叶中、膨果期功能叶叶中位置SPAD值与叶片叶绿素、全氮含量相关性最佳,且变异系数小,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通过指示叶SPAD值与西瓜产量、品质指标及施氮量的回归分析,获得西瓜产量超过60000 kg/hm2的SPAD阈值范围为苗期49.1~51.0、...  相似文献   
29.
姜波 《中国畜牧业》2023,(20):47-48
<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生鲜乳产量达到3300万吨,间接证明了牛奶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对牛奶的需求已到了其他物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因此,奶牛群体的健康是牛奶品质良好的必要因素。据了解,每年有不同的疾病威胁牛只健康,其中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顽固的疾病,它将直接影响奶牛产量和牛奶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牛只死亡。诱发奶牛乳房炎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牛自身因素或继发性因素等。  相似文献   
30.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莴笋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生物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1)、100%常规施肥(CK2)、8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1)、8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2)、7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3)、7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4)。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莴笋的株高、茎长及茎粗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2效果最优;在相同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下,化肥减施20%较减施30%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增强;T2处理莴笋叶绿素总量分别比CK1处理和CK2处理提高17.32%和1.74%;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高于其他处理6.90%~49.35%和6.26%~58.64%;与CK2相比, T1、T2、T3和T4分别增产4.76%、15.31%、11.06%和4.11%,其中T2产量最高,达8 277.00 kg·667m~(-2),其经济效益比CK2增长11.64%;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肥料贡献率均显著高于CK2处理, 100%常规施肥供大于求,供需平衡破坏,导致肥料的浪费;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莴笋硝酸盐含量降低, T3处理降低幅度最大,茎、叶中硝酸盐含量较CK2分别降低26.53%和20.96%;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提高莴笋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配施400 kg·667m~(-2)时效果更优。化肥减施20%的条件下配施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可增强莴笋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可食用部分品质,是实现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良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