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1鱼病防治 从我省近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的情况看,鱼病是引起越冬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鱼病大多不是在越冬过程中才发生的,而是在越冬前就已发病,只是在越冬过程中病情加重,才引起死鱼。因此,要提早防治鱼病,应在鱼入越冬池前,也就是在饲养后期就应彻底治疗。目前,对我省赵冬鱼类危害最严重的鱼病是鱼隐性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性鱼病,病鱼体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2.
驯化养殖团头鲂的周期为2年,第1年进行鱼种培育,将团头鲂乌仔或夏花鱼种培育成规格每尾60~100克的鱼种;第2年进行成鱼养殖,养成300~500克的  相似文献   
53.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在北方许多水域移植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于1995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并获得成功。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并结合我省气候特点介绍移植增殖技术。  相似文献   
54.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nus)隶属于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银鱼属,英文名为Silver fish,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通海江河(长江中下游、海河)及其附属湖泊和水库。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其活体通体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大银鱼是我国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域移植增殖的重要经济鱼类。黑龙江省最早于1995年引进大银鱼,至今已有近19年的历史,但大银鱼在黑龙江省真正形成产业是从2006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55.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microlepis)在黑龙江省俗称板黄,在南方被称为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我国南北主要自然水域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近些年来,细鳞斜颌鲴的人工养殖日益受到重视,被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列为水产主导品种。2010~2012年,肇源县八家河渔场、肇源镇兴安村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细鳞斜颌鲴养殖试验,共计从湖北省武汉市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种20万尾,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6.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30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保绿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自交系保绿性一般或较差,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4份保绿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178、沈3195、沈137和齐319,分别来源于旅大红骨类群(国内地方种质)和PB类群(国外引进种质),可用于改良类群内其他材料的保绿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筛选出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并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于2013~2015年以江苏省地区种植的7个品种组合在5个试验地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以检验新杂交种在不同环境的产量稳定性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结果]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明玉1301、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苏玉29、苏玉39各试点产量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推广应用时应选择合适的区域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常用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自交系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常用66份自交系划分为低产型和高产型两类。不同玉米自交系性状间存在很大差异,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也存在差异,同时筛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按方差贡献率大小,对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起重要作用的主因子依次为衰老、叶源量、生物学产量、穗生长势等。千粒重对低产自交系起主要决定作用,行粒数是高产自交系的主要决定因素,穗行数是其主要限制因素。改良自交系应注重主因子的效应,低产自交系主攻千粒重,高产自交系主攻行粒数。  相似文献   
59.
玉米自交系的保绿性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30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叶片的保绿性鉴定表明,大部分自交系保绿性一般或较差,筛选出4份保绿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沈3195、沈137、齐319和178。采用40对玉米的SSR引物对30份玉米常用自交系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将30份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4份保绿性自交系分布在旅大红骨和PB种质群,可用于改良类群内其他材料的保绿性;保绿型自交系沈137、齐319、178来自PB种质,可用来组建保绿群体。  相似文献   
60.
过去湖泊、水库等小水面(1000亩以下)多采取的是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粗放式养殖方式,以施肥(化肥、粪肥)为主,少量投喂饲料或不投喂饲料,产量低,效益差。近些年来,随着鱼价上涨,特别是吃食性鱼类价格的上涨,激发了渔民养鱼积极性,增加了鲤、鲫、草等吃食性鱼类放养量,加大投饲量,大幅度提高了小水面养殖产量,产量达到200~300kg/亩,其中鲢鳙鱼产量达到75~100kg,同时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质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