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60篇
  164篇
综合类   1151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438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讨论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犁的智能CAD设计系统基本框架及其3个组成部分:设计专家系统、产品数据管理和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了各部分的功能和技术实现,设计专家系统用于犁的参数化设计过程中参数的选择和装配图装配合理性的判断,PDM主要管理犁的辅助设计相关的数据和文件以及专家系统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集成专家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62.
棉田膜内与膜间土壤溶液含盐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期取表层土样测定其电导率和在不同深度埋设盐分传感器探头的方法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监测了棉田膜内和膜间不同深度的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结果为 :1棉田膜内与膜间表层土壤和 1 0 cm、30 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较大 ,且规律相同。未灌水时上升 ,灌水后迅速下降。膜间未灌水期间的含盐量上升幅度大于膜内 ,灌水对膜内和膜间表土洗盐、1 0 cm、30 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的降低作用没有差别。降雨可引起膜内和膜间 1 0 cm深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这个影响也是膜间大于膜内。 2 60 cm深的土壤溶液不存在明显的盐分累积现象 ,灌水可使这里的土壤溶液含盐量缓慢降低 ,膜间的降低过程快于膜内  相似文献   
63.
“稻鸭共作”是近两年来苏南农村积极推广的一项提高稻米等级、优化大田生态、减轻人工劳动的技术。“稻鸭共作”能否成功,提高“役鸭”的成活率是关键。成活率高,大田中耕、除草、混水、灭虫效果好,水稻病虫害少,产量稳定,稻米绿色等级能达标,役鸭也有效益,反之,大田杂草丛生,  相似文献   
6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Cu、Zn、Mn、Mo、F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以甘肃省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和农地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性评价、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呈一定的富集现象。退耕地Cu、Mn、Mo的有效性指数高于Zn、Fe,侧柏林地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云杉林地。偏相关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与土壤含水率;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可解释38.1%~73.8%有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壤全氮对微量元素的间接作用最大;决策分析表明,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机质是退耕还林区微量元素含量的决策变量,而土壤含水率是土壤微量元素的限制变量。  相似文献   
65.
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定性指标量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路振广  曹祥华 《灌溉排水》2001,20(1):55-59,77
针对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因素的复杂性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与咨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定性指标提出量化方法,以此作为多准则综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对橡胶悬架装置动特性的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悬架装置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动态特性与高速车辆动力总成低频与高频要求不同之间的矛盾,试图通过改进橡胶悬架装置的结构提高其动特性。建立了改进结构的橡胶悬架装置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橡胶悬架装置的动特性有了显著提高,对我国橡胶悬架装置的结构改进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 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基于昕水河流域日尺度降雨和输沙数据,分析1958—2015年昕水河流域降水与输沙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比较年降雨量、汛期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轻度产沙降雨量、中度产沙降雨量、强度产沙降雨量等6种统计标准和降水空间分布对“水文法”基准期分析降水输沙相关关系的影响,筛选最佳的降水输沙相关关系统计方法,提高“水文法”的计算精度。  方法  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降水量与输沙量变化趋势,双累积曲线法判定“水文法”基准期,Pearson相关分析法比较水沙关系相关性结果。  结果  昕水河流域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6种统计标准下的水沙关系相关性由高至低依次为:强度产沙降雨量、年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中度产沙降雨量、轻度产沙降雨量、汛期降雨量;低降雨强度但高降雨量降雨事件对研究区产沙贡献小,剔除产沙无效降雨能提高水沙关系相关性;午城、黄土、蒲县雨量站水沙关系相关性较好,大宁、桑峨雨量站水沙关系相关性较差。  结论  昕水河流域年输沙量变化与三北防护林及淤地坝建设等地表人类活动变化直接相关;研究区的产沙主要发生在夏秋季的强降雨事件中,强度产沙降雨量用于降水输沙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最优,汛期降雨量不适用于降水输沙相关关系研究,产沙无效降雨会增加水沙关系研究的偏差,在缺乏降雨强度准确数据时,应选择降雨历时短、降雨量大的产沙有效降雨进行水沙关系分析;在流域尺度,降水空间分布对降水输沙相关关系有影响,距流域出口站距离较近雨量站降水数据的水沙相关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69.
为筛选对胡杨幼苗生长有效的地表覆盖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设置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沙(T3)和裸地(CK)共4种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全面评价3种地表覆盖物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同月份的土壤含水率(P<0.05),平均土壤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了26.1%、27.9%和23.5%;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成活率、株高及地径的生长,T2增长幅度最大;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P<0.05),生长初期T1值最大,生长中后期T2值最大;T2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光饱和点(L SP)最大,光补偿点(L CP)和暗呼吸速率(R d)最低;各覆盖对水分利用效率(W UE)和表观量子效率(A QY)影响较小;植株生长与土壤含水率、P n、G s、P max、L 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2、T3、T1、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0.
曲阜为鲁国故都,孔子故里,其文化积淀浓厚,近年随着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大力开发,旅游业蓬勃发展,其存有的千年古树,珍稀树种为曲阜市增添了独特光彩,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但随着其他树种的引入与移栽,一些新的有害生物亦随之而来,治理不当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古木造成伤害,因此,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出发,着眼于该地的生物群落,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国家下达的保护政策,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治理,利用有害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通过自然界自身的净化功能,因地制宜加入人为治理手段,在经济损失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因此在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以治理单一病虫为对象的防治方法已经具有局限性,必须从全局入手,将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均考虑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