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套作棉田面积不断扩大,草害发生日益严重,为有效控制套作棉田草害,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相关技术规程,以期为该地区的套作棉花草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早春鲜食糯玉米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长鲜食玉米的上市时间,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和增加鲜食玉米的上市率,是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2002年红光镇早春播期试验的基础上,2003年又设鲜食玉米不同播期试验,以探索早春鲜食糯玉米适宜播期,为发展无公害鲜食糯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3.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基本的工业原料。化肥的使用对于玉米产量及改善土壤成分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经验丰富,通过变量施肥改良玉米种植土壤性质,进而提升玉米产量,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的普遍做法。本文分析了变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成分的影响,进而提出利用变量施肥技术栽培玉米的应用要点,以期为中国玉米种植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4.
杨年芳  孙剑 《农业展望》2007,3(11):41-44
柑橘流通渠道体系是研究柑橘产业的核心问题。本文归纳出我国柑橘产品流通渠道体系中以种植户、中间商、龙头企业、中间组织为中心的四种主要运行模式,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柑橘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5.
辽白八号是1994年以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母本,以自交系河12-9-2-106-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白菜杂交种,植株为直筒型,叶色绿,青白帮、植株高约53cm,开展度61cm,叶片微皱,稍有蜡粉。外叶13片左右,球顺色白、褶抱,球叶呈长筒型,纤维含量少;叶球高48.4cm,球粗15cm,球形指数3.23,单株毛菜重约3.7kg,单株净球重约2.7kg。生育期70-75d,属中熟品种,平均产量7000kg/667m^2左右。苗期抗热能力强,后期上心快,耐低温能力较强,较抗病毒病、霜霉病、白斑病。适宜辽宁省中部、西部喜食直筒型白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号的不同播期、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0月25~30日为播种适期,在此基础上掌握好适宜的群体起点,以210~240万/hm2基本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7.
引进5个紫甘薯新品种在江苏省靖江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主要考察各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鲜食品质。结果表明:京薯6号、宁紫薯2号鲜薯产量高、食味品质优,综合表现最好;宁紫薯1号鲜薯产量中等,但具有鲜食口感好、薯块个头小便于家庭烹饪的优点,因此这3个品种适合在靖江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78.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水热法制备炭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水热合成纳米炭球原料、产物形貌控制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纳米炭球及其衍生物的生成机理,介绍了纳米炭球的重点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朱忠贵  张会欣  孙剑 《食用菌》2009,31(6):62-62
叉状炭角菌又叫“鸡爪菇”,是危害鸡腿菇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原真菌。因其子实体酷似鸡爪,故被称为“鸡爪菇”。  相似文献   
80.
吸器(Haustorium)是条锈菌产生于小麦细胞内的唯一器官,为了研究小麦持久抗性品种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规律,选用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Aquileja(AQ)、Libellula(LB)、咸农4号(XN)和感病品种铭贤169(MX)配制杂交组合MX×AQ、LB×XN和AQ×XN,组成亲本及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Cp1、BCp2)6个世代,接种条锈菌后取样,测定单位菌丝面积内的吸器数目。结果表明:AQ和LB中条锈菌的吸器数目分别为44.2/mm2和23.74/mm2,两个品种对吸器均表现较强的抗性;XN中条锈菌吸器数目(89.83/mm2)与MX(102.02/mm2)无差异,未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小麦持久抗性品种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为部分隐性,显性度为-0.47 ̄-1.83;控制条锈菌吸器数目的基因大约有1 ̄2个。尺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MX×AQ组合中条锈菌吸器的遗传符合加性模型,遗传力较高为68%,而LB×XN和AQ×XN经尺度检验分析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