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血鹦鹉的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池塘养殖鹦鹉鱼(Cichlasoma synspilum×C.citrine)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益,以1~2cm体长的鹦鹉鱼幼苗为试验对象,在天祥水产公司一0.53hm2池塘,投放10万尾鱼苗,进行为期3个月的池塘养殖试验。通过对血鹦鹉的日常管理包括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探究其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规模化池塘养殖血鹦鹉探寻一条可行的道路。结果表明,池塘养殖血鹦鹉鱼类不仅能实现天津地区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而且也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0±0.5) g的锦鲤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锦鲤幼鱼。K组、C组和T组锦鲤幼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基础饲料+5‰柴胡生粉和基础饲料+5‰柴胡提取物。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锦鲤幼鱼血清中,14 d时,C组的溶菌酶(LZM)和C组、T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0 d,并显著高于K组(P<0.05)。锦鲤幼鱼肝脏中,14 d时C组的LZM、酸性磷酸酶(ACP)和T组的AKP活性显著高于0 d (P<0.05)。14 d时,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0 d (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0、7 d。攻毒试验中,24 h内K组锦鲤幼鱼的死亡率为41.7%;C组死亡率为18.3%,保护率为56%;T组死亡率为21.7%,保护率为48%。C组锦鲤幼鱼血清中48 h的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显著高于24、96 h (P<0.05);C组、T组48 h的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53.
正斑节对虾因个体巨大,对水域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盐度范围广,在我国海水养殖区域以及咸淡水区域均可以养殖,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养殖品种~([1])。而"南海1号"斑节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从野生种群中经多年连续选育而得到的优良品种,其生长速度比普通斑节对虾平均高20%以上,养殖成活率高10%以上,具有生长速度快、不易患病、适应能力强、养殖成  相似文献   
54.
毛豆是豆类蔬菜中的一种,易栽培,效益高,营养丰富,但生产成本较高,效益高于栽培大豆。现将毛豆科绿1号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半滑舌鳎血液指标的影响。设置6个光照强度梯度,分别为正常养殖组(养殖场内的光照强度10-30lx,光周期为6L:18D)、0、150、600、1300和2000 lx组,光照周期为12L:12D。在试验的第0、24、48、96和192 h取血,检测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白蛋白/球蛋白(A/G)、溶菌酶(LZM)、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为600、1300、2000 lx组T-SOD、CAT、GSH在胁迫24 h后降至最低,随后逐渐上升; MDA含量在胁迫48 h后升至最高并与0 h差异显著(p<0.05),随后逐渐上升与初始值接近。光照强度为0、150、600 lx组LZM活力在胁迫48 h后最低并与0 h差异显著(p<0.05)。光照强度为0、150 lx组A/G值在试验期间与0 h差异显著(p<0.05)。Glu、TG、CHO浓度在试验期间有波动,但显著不差异(p>0.05)。光照强度为150、600、1300、2000 lx组在胁迫24 h后ALT活力与0 h差异显著(p<0.0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光照强度为600、1300、2000 lx组在胁迫24 h后AST活力与0 h差异显著(p<0.0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6.
600尾健康血鹦鹉,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25%、50%、75%和100%)的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即25%替代组、50%替代组、7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不添加黑水虻虫油的记为对照组。投喂42 d后测定生长、体色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比例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对血鹦鹉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替代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和100%替代组血清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75%替代组AST和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75%替代组LZM活性、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体色红度(a~*)无显著差异(P0.05),黄度(b~*)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皮肤和尾鳍类胡萝卜素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75%替代组对血鹦鹉鱼生长、体色、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7.
58.
为研究刘寄奴和杜仲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刘寄奴0.5%添加组、刘寄奴1.0%添加组、杜仲0.5%添加组、杜仲1.0%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刘寄奴和杜仲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促进了河蟹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生,河蟹肌肉和内脏团中T-SOD酶、CAT酶分别提高29.70%、30.32%、87.50%、67.25%;两种中药同时也抑制了河蟹内脏团中MDA的含量,但肌肉中MDA含量有所增加;刘寄奴对中华绒螯蟹机体中NO含量有抑制作用,杜仲却有促进作用;同时两种中药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两种中草药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能力,刘寄奴效果优于杜仲。  相似文献   
59.
以中华绒螯蟹作为研究对象,将3种复方中草药(I1,I2,I3)以0%、0.5%和1.0%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分别测定第4周和第8周时其生长和部分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I2添加量为0.5%和1.0%时平均体重和丰满度均有明显增长。I10.5%对河蟹T-SOD活力、NO含量提高起促进作用,但对CAT活力和MDA含量则无影响;I20.5%对NO含量、SOD活力以及CAT活力提高起促进作用;I30.5%时对河蟹MDA含量减少起促进作用。在河蟹生长和抗氧化指标方面,中草药复方适宜添加量为I20.5%。  相似文献   
60.
试验探讨了不同配比饲料对革胡子鲶胃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用含蛋白量为28%、33%和38%的人工配合饲料分别与鲜杂饲料(鸡肠)按1:6、1:5和1:4分别混合为A、B和C组三种饲料,D组为鸡肠饲料。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分别用上述4种饲料对起始体重为(32.70±1.39)g的1龄革胡子鲶养殖51d后测定其胃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混有人工配合饲料的革胡子鲶胃肠蛋白酶活性随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D组酶活性显著高于A、B组;各组中胃肠淀粉酶活性总体偏低,但A、B、C三组胃、前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D组;各组脂肪酶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