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双极荷电凝并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数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粒径小、数量浓度高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共轨柴油机排气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荷电凝并试验台,研究了在1 600和2 600 r/min转速下,荷电电压(0、5、10、15、20 k V)对排气颗粒数量浓度分布、质量密度分布、质量中位径、总数量浓度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捕集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极荷电凝并能够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总数量浓度,核模态颗粒(5~50 nm)和小于93.1 nm积聚态颗粒(50~500 nm)数量浓度降低,大于93.1 nm的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略有升高。随着荷电电压的升高,2种转速下(最大扭矩转速1 600 r/min和额定转速2 600 r/min),25%负荷、50%负荷和75%负荷时,45.3~80.6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随荷电电压的升高降幅明显,100%负荷时,8.06~12.4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降幅明显高于45.3~80.6 nm峰值处;颗粒质量浓度峰值向大粒径方向偏移,质量中位径范围由96~101 nm增大至102~110 nm。双极荷电凝并能够提高DPF的捕集效率,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数量和质量排放,50%负荷时,10 k V下的DPF的捕集效率较0 k V提高了9个百分点。该研究可为双极荷电凝并技术的车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及物种组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鲵科是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我国作为小鲵科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多样的生境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小鲵科现知10属中,我国特有属5属(原鲵属Protohynobius、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巴鲵属Liua、肥鲵属Pachyhynobius及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占整个小鲵科属级阶元的50%。现将小鲵科中国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及分布简述如下:原鲵属属原鲵亚科,其他4属均属小鲵亚科。①原鲵属已知1种即普雄原鲵(P.puxiongensis),仅分布于四川越西普雄。②山溪鲵属物种仅分布在青藏高原东沿的横断山及其周边高山区。山溪鲵分布于四川的宝兴、小金、大邑、洪雅、峨眉、冕宁、美姑、西德、越西、盐源等地;北方山溪鲵分布于陕西的周至、佛坪、凤县,四川的南江、平武、九寨沟、青川、南坪、松潘、若尔盖、理县、小金等地,甘肃的康县、文县、成县、西和、漳县、渭源、临夏、卓尼、周曲等地;盐源山溪鲵分布于四川的九龙、冕宁、德昌、越西、盐源等地;龙洞山溪鲵分布于四川的峨眉、洪雅、汉源;无斑山溪鲵分布于四川的康定、炉霍、道孚、雅江、白玉;2个新种分别为分布于四川理塘、稻城、乡城、九龙的居群和四川白川、彭县的居群。③巴鲵属已知2种,即施氏巴鲵(L.shihi)和秦巴巴鲵(L.tsin-paensis)。施氏巴鲵分布于重庆巫山、巫溪、城口、开县、四川宣汉、湖北神龙架等地;而秦巴巴鲵过去仅在陕西省(周至和宁陕)发现,最近在河南内乡也被发现,表明该物种的分布区还未被完全发现。④肥鲵属现已知1种即商城肥鲵(P.shangchengensis),仅分布于河南、安徽和湖北3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即河南商城、安徽金寨、霍山、湖北英山、罗田、麻城。⑤拟小鲵属现已知4种,即黄斑拟小鲵(H.flavomaculatus)、水城拟小鲵(P.shuichengensis)、宽阔水拟小鲵(P.kuankuoshuiensis)和金佛山拟小鲵(P.jinfo)。黄斑拟小鲵分布于湖北利川和湖南桑植;水城拟小鲵、宽阔水拟小鲵和金佛山拟小鲵仅分布于各自的模式产地,即贵州水城、贵州绥阳和重庆南川。综上可见,小鲵科物种的分类越来越系统、规范。然而由于部分物种分布区域相对狭窄、种群较小、栖息地丧失,导致这些物种的生存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应从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出发,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3.
辽宁省玉米栽培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发展要求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玉米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强调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生物结合化学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针对辽宁省玉米生产上存在的耕层浅薄、施肥单一土壤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低、种植密度偏稀、连作及病、虫危害加重等主要问题,采取轮翻,增加种植密度,测土配方施肥,合理轮作等措施,保证玉米生产的持续高产稳产高效。  相似文献   
44.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要:本文结合现阶段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后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全市1999-2007年及全市各区县2007年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9-2007年间,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先降后升,总体处于低度利用状态;空间上,靠近一小时经济圈的地区集约利用水平高,渝东北和渝东南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最后文章针对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提出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5.
基于粪便纤维组织法探讨异地(铁卜加草原站)驯养藏羚的食性。结果表明,在基地生长的50种植物中,伊凡苔草、火绒草、川青早熟禾、洽草等是藏羚最喜爱食用植物,所占比例依次为18%、13%、11%和8%,其中伊凡苔草的茎、火绒草的叶、菥冥的果和迷果芹的花是其喜食部位。在基地驯养藏羚的食物组成中,各科所占比例依次为:禾本科(43%)莎草科(25%)菊科(14%)十字花科(7%)豆科(3%)。与可可西里地区类似,铁卜加地区藏羚以单子叶植物为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46.
选择20只健康獭兔进行短期禁食复食的补偿生长试验,研究禁食后复食对獭兔体温、体重以及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的体温保持在39~40℃之间,限食组体温在38—40℃之间;对照组的体重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限食组体重增加缓慢:第一阶段对照组和限食组内脏器官重量差异不大,第二阶段限食组的重量始终低于对照组。本次试验结果属于部分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47.
果树腐烂病是我区果树的重要病害,几乎遍及所有果园,现已成为影响我区果树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明确此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从1986年开始,对其发生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8.
孙平 《吉林蔬菜》2016,(8):24-25
茄喜高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益,幼苗期发育适温白天为25~30益,夜间15~20益,15益以下生长缓慢,并引起落花。低于10益时新陈代谢失调。茄对光照时间强度要求都较高。在日照长、强度高的条件下,茄子生育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着色佳。茄形成以前需水量少,茄子迅速生长以后需要水多一些,对茄收获前后需水量最大,要充分满足水分需要。茄子喜水又怕水,土壤潮湿通气不良时,易引起沤根,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49.
在河南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兔用各类饲草,涉及到野草32科、88属、109种,种植牧草6科、11属、12种,农作物秸秆6科、16属、19种,树叶15科、22属、23种,蔬菜8科、18属、26种。并对其进行饲喂试验,均可供兔食用。  相似文献   
50.
果树发生腐烂病后,以往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彻底刮除病皮,然后涂药加以消毒保护,促使病斑愈合,使树体尽快康复.目前,国内用于防治果树腐烂病的新型药剂不断问世,我们经两年的筛选试验,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