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91.
介绍了国内外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苗的研究概况,包括Stx类毒素疫苗、亚单位疫苗、结合疫苗、减毒活菌苗及一些新型疫苗研究的技术发展和最新成果。其中Stx类毒素疫苗肠外注射免疫在兔子和猪中已经显示具有保护效果;利用弱毒霍乱弧菌或沙门氏菌载体表达Stx的减毒活菌苗免疫小鼠能产生中和肠毒素的血清抗体;此外还发展了多种以特异性多糖为基础制备的结合疫苗;近年来通过构建真核细胞质粒pStx2B和pStx2△A发展的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了抗Stx2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河南地区一规模化猪场暴发新生仔猪腹泻疫情的病原特性及其耐药谱,本研究对肠道致病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13种毒力基因检测和2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4.8%分离株检出EAST1基因;所获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且至少对5类抗生素耐药,耐9类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到75.3%,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率达到100.0%。细菌种系进化分群结果显示,21.7%分离株属于有致病性的B2群和D群。本研究获得了腹泻仔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耐药谱的基本数据和种系进化分群的遗传背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防控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应用clustalw 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我国南方某养犬基地的埃立克体病原株(Gzh981 和Gzh982)与基因库中其他相关埃立克体16SrRNA 基因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2 种分离株分别与E. platys和 E. canis 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在系统发育中, Gzh981 和 E. platys、HGE、E. equi、E.phagocytophila 同属一群;Gzh982 和E. canis、E. ew ingii、E. chaffeensis、E. m uris同属一群。  相似文献   
94.
大肠杆菌志贺毒素stxB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方法,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Stx1B和Stx2B亚基的结构基因片段,然后再通过PCR将这2个片段连接起来,并定向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8a的Nco1和EcoR 1位点之间,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MB1。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中,对重组菌株BL21(pMB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最佳诱导时间进行了探索。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表达出了16300的目的蛋白Stx2B-L-Stx1B;经薄层扫描分析表明,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8.4%,且目的蛋白为包涵体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沉淀的84.6%。研究还表明,未用IPTG诱导的BL21(pMB1)菌株也可有少量目的蛋白的基础表达。不同诱导时间的结果表明,在3~7h的诱导时间内,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5.
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stx基因,通过PCR扩增出缺失了183bp的s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自杀性戢体pCVD442中,然后通过接合性转导将重组自杀性质粒pCVD442::△stx从大肠杆菌SMIO转到O157:H7中,利用抗性标记和PCR方法筛选出O157:H7 stx基因缺失突变菌株。Vero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该突变株不能产生完整的Stx。动物试验表明,与强毒株相比该突变株的致病性明显降低。该突变株的构建为研究志贺毒素在EHEC O157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和研制O157的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得到飞速发展和应用,已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信息化在为发展带来机遇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问题。文章以计算机管理为研究重点,对计算机的管理与安全防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从培育风险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运用技术手段、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计算机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决原有检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检索需求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搜索引擎方面相关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探讨了利用智能搜索引擎关键技术在中国农科院网站平台改进搜索技术的方法,将搜索结果与现有的搜索技术在中国农科院网站平台搜索时所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智能搜索引擎方面的关键技术改进的搜索平台在检索结果上明显占优,实际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8.
从9份病犬血便和6份健康犬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7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生化鉴定,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和blaSHV以及24种毒力基因的PCR扩增,13种抗菌药的药敏检测,以及ESBL表型鉴定、MLST分型、菌株分群和质粒分型。研究发现,病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多为致病性的ESBL表型耐药菌,携带多种质粒以及blaCTX-M和/或blaTEM-1基因,检测到10种毒力相关基因,健康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敏感,绝大部分未检测到质粒及blaCTX-M、blaTEM和blaSHV耐药基因。本研究从健康犬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到3种新的ST型,分别为ST4001、ST4002和ST4003。结果表明,犬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其临床治疗难度以及耐药性传播风险将加大,并对于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
绿盲蝽对寄主转换的适应性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绿盲蝽在不同寄主植物之间转换后的适应性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采用昆虫试验种群生命表方法,系统测定用四季豆饲养2代后的绿盲蝽分别转换到豇豆、绿豆、鄂杂棉10号(Bt棉)和苏棉9号(非Bt棉)上的种群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命表参数,并分析不同供试寄主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体内的淀粉酶、蛋白酶及海藻糖酶活性和海藻糖含量。【结果】绿盲蝽由四季豆转移到不同供试寄主植物上均可完成世代循环,但不同龄期若虫的发育历期与存活率、5龄若虫体重及成虫寿命与产卵量等差异显著。不同供试寄主饲养的绿盲蝽种群趋势指数值依次为:四季豆(16.56)﹥Bt棉-鄂杂棉10号(3.23)﹥常规棉-苏棉9号(2.14)﹥豇豆(1.67)﹥绿豆(1.31)。不同供试寄主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体内的几种酶活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转基因棉(鄂杂棉10号)种群的海藻糖酶活性最高(3.74 μg•mg-1•min-1),而海藻糖含量最低(3.03 μg/adult)。【结论】绿盲蝽由四季豆转换到其它4种寄主后,其生长发育速率与种群趋势增殖指数等生命参数均有所下降,成虫体内的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活性及海藻糖含量也有显著差异。总体相对比较而言,绿盲蝽对棉花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豆娘稚虫生活在水中,在我国广泛分布,其多样性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探究豆娘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集了芜湖附近农作区与公园环境的豆娘,比较了农作区与公园环境中豆娘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并检测豆娘生境中的水质状况(溶氧量、电导率和酸碱度),探究物种丰富度与水质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公园环境中的豆娘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农作区环境,且相关性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与温度和溶解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运用豆娘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豆娘物种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