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8年对海州湾人工鱼礁区进行了3个航次的理化因子和生物资源调查,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根据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系数,认为影响这一海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总无机氮、水温和透明度。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的分布与磷酸盐密切相关,这些优势种在鱼礁区和对照区数量上的差异导致了鱼礁区浮游植物数量要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2.
套网法对张网渔具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孙满昌 《水产学报》2004,28(6):709-715
套网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选择性研究试验方法,但是,使用套网法会对网囊网目选择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使用5种不同规格的方形网目网囊分别进行试验,比较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即套网法和平行作业法对张网渔具网囊网目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平行作业法估算的50%选择体长比使用套网法所得的大7.8%,选择范围比套网法的估算值小24.5%,选择性因素比套网法估算值大7.4%,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张网渔具最适网目试验中,如果直接使用套网法的试验结果制定最小网目,那么这一尺寸会偏大,造成部分鱼类过多释放.  相似文献   
13.
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海洋渔业》2007,29(2):166-173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大鹏湾捕虾拖网渔获分隔试验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捕虾拖网渔业的特点是渔获组成多样性和渔获抛弃率高。在我国南海捕虾拖网渔业中,尚没有关于改善渔具种类选择性的研究。试验采用蝴蝶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在网囊前部安装不同网目尺寸(130和110mm)和网目形状(方形和菱形)的分隔网片,将网囊分为2层即上层的虾袋和下层的鱼袋,并估算了分隔网片对主要虾类渔获的分隔率;除此以外,还通过安装TED来改善分隔网片的分隔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虾袋中虾类渔获个体较鱼袋中的大,对比不同分隔网片设计的分隔率发现,网目尺寸对分隔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网目形状的分隔率没有显著差异;安装TED可以有效改善分隔网片的分隔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排水辅助减压型真空式鱼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真空式鱼泵样机现有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增大真空容积制造负压的原理,试制了抽气、排水相结合减压的改进型鱼泵样机。程序计算及鱼泵样机抽吸活鱼试验结果均表明,虽然真空泵抽气效率不稳定,导致真空罐内压强的实际曲线出现一定波动,但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水泵开启前后罐满时间增加约10s,吸鱼管流速有显著提高,水泵排水对辅助真空泵减压、延长抽吸时间和减小设备体积等均有积极作用。预抽压强为2mH2O时能获得较4mH2O时更短的罐满时间和更高的吸入流速。以150—180mm的鲫鱼为抽吸对象,罐内初压为4mH2O时,20s内可抽上13kg鱼,预计样机1hr内可抽吸约2t的成品鱼。  相似文献   
16.
17.
虾蟹两用桁拖网的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长江口区和浙江北部近海,北有黄海冷水团,南有台湾暖流,加上长江和沿岸冲淡水的影响,水系复杂,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栖息、繁衍的优良场所。七十年代以来,这里主要经济鱼类因捕捞过度出现衰退迹象,而虾、蟹资源却尚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探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恶化,我国海洋渔业面临严峻的挑战。1985年我国远洋渔业开始起步,1989年发展了远洋鱿钓渔业,1993年首次进入西北太平洋从事柔鱼钓生产,经过艰难的创业和发展,到2002年我国远洋鱿钓船已发展到480多艘,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北太平洋总产量徘徊在9万t左右,另外,我国有80多条专业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7~10月无生产。因此,尽快找到新的捕捞对象,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发展远洋渔业的迫切任务。而栖息在亚洲和美洲沿岸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水域中的秋刀鱼,则以其具有一定的资源量、简单易行的捕捞方式以及广阔的销售前景,成为远洋鱿钓船队今后可供选择的捕捞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霞水母的旺发严重影响了东、黄海秋冬汛张网渔业。为了维持渔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利用霞水母和目标渔获物的个体大小以及行为特性的差异,通过在网囊前安装网目长度为45cm的分隔网片和释放口所组成的兼捕减少装置(BRD)来释放霞水母。根据2000年和2001年的海上试验显示,该装置能有效减少霞水母兼捕,平均释放率达91.29%;而目标种类的平均逃逸率为13.35%,其中梭子蟹、鲳鱼的逃逸率较高,分别为52.84%和33.44%,带鱼和小黄鱼的逃逸率较低,分别为5.23%和6.27%,棘头梅童鱼的逃逸率为9.14%;同时由于霞水母的释放,使得作业中的暴网事故明显减少;霞水母BRD自设计开发、试验以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自2003年起,已在江苏省启东市所辖350余艘张网渔船上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欧洲地区选择性虾拖网渔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虾拖网渔业是世界上兼捕、抛弃问题最为严重的渔业.为了缓解虾拖网渔业的这一突出问题,世界各国、各组织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主要虾拖网渔业中开展了多样而有效的选择性研究.北大西洋北方长额虾Pandalus borealis拖网渔业、东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海螯虾Nephrops norvegicus拖网渔业是欧洲开展选择性研究最早、最全面的渔业,作者从上述2种虾拖网渔业及其兼捕、抛弃特点出发,通过对渔业中有关的尺寸选择性和种类选择性研究,特别是兼捕减少装置(BRD)的设计开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渔业中有关兼捕减少技术措施的介绍,探讨了这2种渔业中选择性研究的特点及其对其他渔业选择性研究的借鉴意义,为我国今后开展虾拖网渔业选择性研究和渔业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