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分析国内真空式鱼泵样机现有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增大真空容积制造负压的原理,试制了抽气、排水相结合减压的改进型鱼泵样机。程序计算及鱼泵样机抽吸活鱼试验结果均表明,虽然真空泵抽气效率不稳定,导致真空罐内压强的实际曲线出现一定波动,但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水泵开启前后罐满时间增加约10s,吸鱼管流速有显著提高,水泵排水对辅助真空泵减压、延长抽吸时间和减小设备体积等均有积极作用。预抽压强为2mH2O时能获得较4mH2O时更短的罐满时间和更高的吸入流速。以150—180mm的鲫鱼为抽吸对象,罐内初压为4mH2O时,20s内可抽上13kg鱼,预计样机1hr内可抽吸约2t的成品鱼。  相似文献   
42.
不同张纲连接系统对碟形网箱浮环安全性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碟形网箱浮环上的法兰所承受的剪应力来衡量浮环的安全性能。指出了法兰最危险的受剪情况,通过对网箱的力学分析和计算,分别得出单张纲和双张纲连接系统中法兰所受剪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对目前应用的12边形碟形网箱进行了计算,得出法兰两端面所受剪应力在单张纲连接系统中同为5.74×107N/m2,在双张纲连接系统中(γ=45°)则分别为4.82×107N/m2和7.50×106N/m2,相比单张纲连接系统减小了16%和87%,从而说明了双张纲连接方式的优点。讨论结果表明,在双张纲连接系统中,12边形碟形网箱的γ应在0°-60°间选择为宜,且当γ=26°时,浮环的安全性能达到最佳。建议将常用的单张纲连接系统改进为双张纲式,以提高网箱的抗风浪性能。  相似文献   
43.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海洋渔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提出新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宗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为此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进行了重大改革,开设了综合实验、强化和拓宽实习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经过几届的试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通过飞碟型网箱模型试验,得出网箱水阻力和网箱网形的变化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网箱总阻力与箱体网衣湿水面积成正比,正常工作环境下网箱水阻力与流速之间成F=36090×V1.7904的关系。理论计算值一般比模型试验所得的网箱水阻力小10%左右。随着流速增加,网箱立柱向前倾斜的程度略为增加,当水流达到2kn时,其倾斜角约为5°。模型试验中,网箱网衣在不同的流速下变形不大,网箱容积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5.
气力提升泵的水输送量反映了提升管进口的流速情况,而进口流速是衡量吸鱼效果的重要因素。以水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因子对水输送性能的影响,共测试了使用6种平板孔喷嘴、2种环状孔喷嘴、5种潜水比3、种喷嘴水下潜没深度和3种管径的水输送量数据,并进行了活鱼抽吸试验。分析结果表明,D2和D3平板孔喷嘴由于合理的孔分散程度而相对提高了水输送量,但与其它喷嘴差异不显著。具备理想的气泡尺寸和分散程度的D6环状孔喷嘴获得了最佳的水输送性能。增加潜水比和喷嘴水下潜没深度或减小提升管管径对水输送性能的提高有决定性影响。当集鱼装置始终维持高鱼水比例时,气力提升泵具有较好的活鱼抽吸能力。  相似文献   
46.
吕四渔场虾桁拖网最小网目尺寸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孙满昌  张健  樊伟 《海洋渔业》2002,24(3):120-124
为了养护和管理海洋渔业资源,对虾桁拖网网囊网目进行了选择性试验,以期找到最适网目尺寸,为今后立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经试验表明,随着网囊网目的加大,50%选择体长也随之增加。当网囊网目内径分别为35mm、40mm、45mm时,哈氏仿对虾50%选择体长分别为72.73、74.61、81.43mm;葛氏长臂虾50%选择体长分别为70.42、75.60、79.45mm;脊尾白虾50%选择体长分别为88.37、92.05、97.17mm。 三种虾类的50%选择体长(L_0.5)与网囊网目内径(Me)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哈氏仿对虾:L_0.5=469+0.8697Me R~2=0.9029 葛氏长臂虾:L_0.5=39.063+0.9024Me R~2=0.9927 脊尾白虾:L_0.5=57.325+0.8801Me R~2=0.9911 三种虾类混合:L_0.5=37.597+1.1470Me R~2=0.9996 将网囊网目尺寸由现在的20mm到25mm提高到35~40mm,则在此网目大小下,能释放掉大量70mm以下的幼虾,而捕获的商品虾质量有明显改善。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建议对虾桁拖网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规定最小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   
47.
为评价东海近海桁拖网渔具对主要鱼类的尺寸选择性,使用对比作业法,在吕四渔场开展了4个航次的、不同网目结构网囊(菱形、方形及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的选择性试验.在选择性分析中,将几何相似原理运用于选择性曲线模型(Richards曲线),使用假设检验理论对选择性曲线模型进行简化.对不同主要鱼类渔获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但存在航次间差异;模型简化结果显示,选择性曲线可以简化为Logistic曲线.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吻舌鳎,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50%选择体长)最大,而SR(选择范围)最小,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小,而SR最大;对于棘头梅童鱼和小黄鱼,菱形网目网囊的L50最小,SR最大,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大,而方形网目网囊SR最小;除不同结构的网目扩张程度不同以外,鱼体体型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网囊结构也可能是导致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方形结构网箱单箱体型锚泊系统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满昌  汤威 《海洋渔业》2005,27(4):328-332
以方形结构网箱的单箱体型锚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分析和程序计算得出锚绳张力以及不同来流角度下的阻力系数之和(SRC)两项安全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理论的最危险受力情况下,单锚绳系统中锚绳张力的最大值为网箱阻力R,在双锚绳系统中则小于R。当双锚绳系统的锚绳安装角度β设置在最佳值22.5°时,SRC获得最小值34.65,该值相比β=1°时的SRC(39.59)下降了约12.5%,相比单锚绳系统的SRC(41.36)则降低了16.2%。  相似文献   
49.
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虾类的分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性栅栏是实现拖网渔具种类选择性捕捞的主要装置。通过海上生产试验,结合SELECT模型分析不同栅条间距(15mm、20mm和25mm)的刚性栅栏对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和葛氏长臂虾( Palaemon graxieri )的分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重量分隔率逐渐增大;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慨率呵使用常数来表示,即接触慨率与个体尺寸无关;比较不同虾类对分隔栅栏的接触慨率后发现,接触慨率不存在种类间、栅栏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概率均大于0.9,说明大多数个体都接触到分隔栅栏,但拒绝全部接触栅栏的假设,这主要与桁拖网结构和分隔栅栏的安装有关;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50%选择体长(L50)逐渐增大,但选择范围(SR)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0.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上升流特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6种不同高度混凝土人工鱼礁模型在来流速度为13.5、23.5、33.5cm/s条件下的上升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上升流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来流速度下,6种混凝土模型礁最大上升流速度为来流速度的1/30~1/25;上升流的平均速度为0.04—0.34cm/s,上升流平均速度为最大上升流速度的1/13—1/4;上升流相对高度为礁高的1.5—2.8倍;上升流相对宽度为礁宽度的1.3~6.2倍;上升流相对面积为礁迎流面面积的2.7—6.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